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南京宝马撞人案司法鉴定引争议 精神障碍助脱罪?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王硕】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要:“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否成为脱罪之道? 南京“宝马车撞人案”司法鉴定结果引争议 9月6日晚,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南京交警 发布了6月20日南京“宝马车撞人案”中,宝马车司机王某的精神状态司法鉴定结果。结果称,王某“作案时患急性短暂性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否成为脱罪之道?

  南京“宝马车撞人案”司法鉴定结果引争议

  9月6日晚,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南京交警 发布了6月20日南京“宝马车撞人案”中,宝马车司机王某的精神状态司法鉴定结果。结果称,王某“作案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微博发布后,引发舆论强烈反应——发布十几小时后,该微博下的评论就达1万余条,大批网民对鉴定结果表示质疑甚至嘲讽。

  2015年6月20日,王某驾驶的宝马车以195km/小时的速度超速行驶,拦腰撞断一辆马自达后,又与另外两车相撞,导致两人死亡、一人受伤、多车受损。南京警方表示,王某在肇事后表现异常,在侦查过程中排除了王某酗酒、吸毒等可能性,经相关方面的要求和申请后,委托南京脑科医院司法鉴定所对王某进行了精神鉴定。

  中国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一说法引发的质疑最大。它是否可能成为犯罪嫌疑人的脱罪之道?

  中山大学法医研究所所长赵虎告诉记者,“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并非杜撰,在《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分类标准(第三版)》中,确实有这一说法,但对“短暂性”并没有更具体的规定。他还表示,由于没有本案中的材料,所以无法对这一鉴定结果作做出评判。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程雷,曾经专门针对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状况做过调研。他向记者表示,公众对本案可能存在的误解之处在于,犯罪嫌疑人经过鉴定有精神障碍,但不意味着其不必承担责任,而是“限制追究刑事责任、减轻处罚”。“换句话说,在法官进行判决时要进行综合考量,如果加重情节较多,即便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鉴定结果,也会予以重判。”程雷说,“即精神鉴定结果和最后的判决结果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

  有不少网友担忧,类似“间歇性精神障碍”会成为有钱有权者逃避处罚的避风港。但据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孙东东观察,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伪证罪不是开玩笑的。医生会冒着犯罪的风险去做这个人情吗?我想绝大多数不会。”孙东东说。

  程雷副教授进一步解释,鉴定人要对鉴定结果负法律责任。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规定鉴定人必须要出庭作证、解释鉴定的依据和程序,否则鉴定结果没有法律效力。“由于此案的鉴定结果争议很大,鉴定人更有必要出庭作证。”

  但程雷同时提到,目前上述规定的实际执行并不好,由于出庭会带来额外的经济和时间成本,鉴定人并不愿意出庭作证;另外,有些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机构内置的鉴定人还不能转换角色、不适应出庭作证这一要求,而法官也难以对其做出强制出庭的要求。

责任编辑: 【编辑:王硕】

频道精选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