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去特权观念 树规则意识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徐杨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1-03
摘要:现实生活中,办事必求人成了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许多求人者和受托者其实都很无奈,但似乎又无解。 归根结底,办事必求人,是特权意识在众多社会成员中的反映,是规则意识缺失的社会反映。从求人者的动机来分析,一是希望通过求人把不符合规则的事办成;二

  现实生活中,办事必求人成了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许多求人者和受托者其实都很无奈,但似乎又无解。

  归根结底,办事必求人,是特权意识在众多社会成员中的反映,是规则意识缺失的社会反映。从求人者的动机来分析,一是希望通过求人把不符合规则的事办成;二是希望通过求人把需要排队的事抢先办成;三是担心自己正当的事会受别人求人的关联影响。而从受托者的动机来看,一是身处人情关系社会之中,求人与受托是相互关联的,此时受托为人办事,是为了彼时求人办事;二是身为窗口办事人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受托办事也在自由裁量范围之内,没有违纪违法成本和风险;三是受托办事,没有损害他人利益(实质上损害了非特定他人的利益),心安理得。

  笔者认为,应当根据上述成因来讨论对策。一是窗口部门的办事规则和程序,应当尽可能简单便利,使得求人办事的效率反而不如不求人;二是所有办事部门应当明文规定,“凡是受托为亲友办事的工作人员一律受纪律追究”。有了明确的规定,受托者也就拥有了拒绝求人者的正当理由,也是对受托者的一个风险成本约束;三是对于受托所办事项存在程序瑕疵的,一经举报查实,应认定为无效力,并公之于众。以此作为喜好办事求人的风险成本约束,也使喜好办事求人者成为社会负面评价对象。

责任编辑: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