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半尘居士:想要学你不容易——读史札记之商鞅变法_潇海湘潮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周礼文检察官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2-12
摘要:按语:两千七百年前,华夏民族进入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谦谦上古贵族君子风的春秋时代落下帷幕,攻掠征伐、尸横遍野的战国时代隆重登

按语:两千七百年前,华夏民族进入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谦谦上古贵族君子风的春秋时代落下帷幕,攻掠征伐、尸横遍野的战国时代隆重登场。时为西北边陲蕞尔小国的秦国饱受六国摧残挞伐,而今已在灭国边缘。秦献公身死战场,年纪轻轻的仲公子渠梁在危难时刻即位,他深藏屈辱,在六国夹攻下苟延残喘,发誓变法崛起。秦孝公渠梁广招天下贤能之士,天不亡秦,曾在魏国并不得志的商鞅辗转来到秦国,并凭借一身才学和对天下局势的清醒认识而得到秦孝公重用。商鞅在秦国掀起了影响深远且饱受争议的变法,一代强秦由此崛起。本文系潇海君同事“半尘居士”原创投稿。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商鞅变法这段历史被不断挖掘,与时代共振、与时运共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半尘居士学习总结借鉴商鞅变法的成功经验——取信与民、君臣协作、强力推进、顶层设计、全面变法、注重实效,确实有着深刻的启示。


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七雄分裂并起。在古地汉中西隅,一个叫秦的国家并不显眼,地盘小、人口少、军队弱、实力差,为赵、齐、楚等大国所不齿。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就是这么个弱小的秦国,最终一扫宇内、统一中华,拉开了中国历史的巨幕、吹响了中国发展的号角、书写了中国雄起的鸿篇。在那刀光剑影、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残酷激烈斗争年代中,秦这么一个弱小国家为何能成功胜出,创造出以弱克强的神话?这个神话的实现,可不是靠运气、拉关系,而是凭借实实在在的综合实力。秦国的综合实力从何而来?变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改革,是秦国提高综合实力、吞并山东六国的法宝。秦国通过变法将神话和梦想变成现实的操盘手,是一个已经流芳千年、并将继续千古流芳的人,他就是商鞅。


商鞅生于公元前390年,死于公元前338年。商鞅不是秦国人,而是卫国人,是卫国公族的后人。商鞅“少好刑名之学”,年纪轻轻就专门研究以法治国,雄心早具。他本来叫卫鞅,后来在秦国受封于商这个地方,所以被后人你之为商鞅。商鞅是听从秦孝公梁渠《求贤令》的号召于公元前359年进入秦国的。商鞅入秦后,得到秦孝公渠梁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两年后被委以重任实施变法。由于这场变法铬上了浓厚的商鞅个人印记,后人直接称之为商鞅变法。秦国的这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秦国,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商鞅。那时的商鞅,三十出头,正值而立之年,他神情刚毅、满腹经纶、运筹帷幄、指点江山,是何等的风度翩翩、意气风发!


在中国有史以来历次变法改革中,商鞅变法是最全面、最深刻、最成功的一次。商鞅变法对中国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统一、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学习借鉴商鞅变法的成功经验,不失为提升改革实效的可行之处。


取信与民。要变法改革,首先要让老百姓信任。这是变化改革者首先要做而且必须做到的事。在中国,有了信用,什么事都好办;没有信用,什么事都干不了。信用度越高,变法改革的势能越大、效果越好。商鞅为树立自己和变法的信用,可谓费尽苦心。商鞅在城南门立了一根木头,下令说谁将木头搬到北门,就奖赏十锭金子。开始没人相信,也就没人去搬。后来商鞅又下令,说谁将木头搬过去,就奖赏五十锭金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正急着给父亲买药治病又没钱的年轻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众人的嘲笑中将木头搬了过去,没想到商鞅立马兑现承诺给了他五十锭金子,围观的老百姓目瞪口呆、后悔不已。后来这个年轻人不但拿着商鞅给的金子治好了父亲的病,还响应商鞅号召当兵,又因军功出色由一介平民被提拔为将官。商鞅说到做到、令出必行、令行禁止,信用就这样产生了,老百姓就相信他、信赖他。


君臣协作。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却被后代人所忽略的关键因素,就是秦国当时的国君秦孝公渠梁全力支持。现在大家只知有商鞅,而不知有秦孝公渠梁,这对秦孝公渠梁或许是不公平的。秦孝公渠梁是一个伟大的国君,秦国变法的实际发起人、掌控人、决定人都是他。秦孝公渠梁是铁了心坚决变法的,没有他的决策和支持,许多事情商鞅想做也是做不到的,甚至做的可能都没有。渠梁是秦国变法的董事长,商鞅是总经理。渠梁主要负责宏观决策部署,商鞅主要负责具体设计操作。商鞅作为秦国的一个外国人,是秦孝公渠梁的一个高级跨国打工仔,所以秦孝公渠梁一死,商鞅也就完了。他们两个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商鞅变法的成功,是他们合作的杰出成果。渠梁和商鞅精诚团结协作推进变法改革,是史上君臣合作最成功的范例。他俩走到一起,历史必然被改写。


强力推进。有一件典型的事情,足以证明商鞅变法改革的力度之大,足以说明商鞅为推行变法、维护法令的权威、树立变法的威信怎样的不顾后果。这件事就是当时的秦国太子触犯了法律,按照法令,太子是以后的国君,不能对其施加刑罚,商鞅就依法追究太傅也就是太子老师公子虔的教育管理失职之责,将太子老师公子虔的鼻子砍了。这在当时的秦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要知道这太子老师公子虔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当时秦国国君秦孝公的哥哥,而且这个公子虔常年浴血沙场,为秦国的开疆辟土做出过很大贡献、立下过汗马功劳,并且他是有资格和能力当国君的,但他没有与弟弟争这个国君位置、让给了弟弟,所以他在秦国是响当当的人物,除了国君秦孝公就是他地位最高了,就是秦孝公渠梁都要敬他三分。但这个商鞅,就是选择在太岁头上动土,商鞅这也是为推进变法而破釜沉舟。得罪了太子和太傅,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公子虔鼻子被砍掉后,视为奇耻大辱,足不出户、闭门谢客数十年,直至秦孝公死了太子接了班才出山。他出山后立马秋后算帐,告商鞅谋反,将商鞅逼上梁山,商鞅被逼反被杀后,尸体都被新国君下令车裂示众,说明太子和太傅是多么地恨他。商鞅变法的一个根本点就是打压权贵阶级利益,扶植平民阶层利益。他得罪了秦国整个宗室贵戚,除了秦孝公渠梁,其他当权者没有几个不恨他的。以商鞅的智商和社会经验,他不可能想不到这样做对他本人的危险,但他更清楚的是,如果不这样做,变法就将没法推进、没什么成效甚至一事无成。后来不是有个叫赵良的人劝他说“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赵良意思是警告商鞅,你这样得罪人,一旦秦王死了,收拾你的人还会少?商鞅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他在变法路上无怨无悔地走了下去。虽然他十分清楚这是一条不归路,但为了变法,他可以说是抛弃了一切、不顾一切,连性命都不顾了。世界上最可怕的人是命都不要了的人,命都不要了,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做。秦国变法改革的反对派一看商鞅对太子、太傅这样的巨头人物都毫不留情,谁还敢以身试法,谁还敢挡变法之道。商鞅及其主导变法的威信立马树了起来,变法改革便畅通无阻。商鞅对太子和太傅下手,有着深远的政治考量、无畏的政治勇气和莫大的政治胆量。他非常明白,从严处罚太子和太子傅,起码有三个重大意义:一是向国人表明了变法改革的坚定决心,任何人阻碍变法,都会受到严惩,拿现在的话来说是壮士断腕,这个力度可以说是壮士断臂了,而且不是说说而已,是真的断了;二是向国人表明变法的公平公正,变法不是为个人、家族和小团体利益,不是选择性执法,不是搞派系斗争,而是为了整个国家利益,法令之下,对任何人都是公平公正的,国君的哥哥和儿子都给处罚了,谁还能不服气;三是打虎树威,商鞅这个不是做做样子、杀鸡给猴看,是真正的打老虎,而且不是打老老虎、病老虎,而是打上山虎、坐堂虎,这个意义可能是商鞅最需要的。商鞅的利害也就是在这里,他不是拿对手、反对派开刀,而是拿自己阵营里的大人物来祭旗,这个是需要胆量和气魄的,非一般改革家能够做到的。商鞅是史上最彻底的变法改革家,他是真正把变法改革当作了自己的理想和生命,他这个卫国人为秦国的变法改革付出了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爱情和家庭,但值得商鞅欣慰的是,他虽然被秦国新国君杀了,但他主导的变法却被秦国新国君及其后来历代国君继承推行、发扬光大。商鞅虽死,变法更烈。秦国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坚信变法、依靠变法、推动变法直至强大繁荣。商鞅如果地下有知,他是否会为自己为变法付出的一切而骄傲自豪呢!


责任编辑:周礼文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