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于欢案,又见复仇者和背锅侠_林立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水煮法律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29
摘要:文/林立 微信公众号:水煮法律 boilaw 有复仇者,就一定有背锅侠。 先说一个复仇者和背锅侠的故事,一个金庸小说里常常被人忽略的故事。 这个故事藏在《连城诀》的后记里。金庸把这个真实的故事改编成了武侠版的基督山伯爵。 金庸小时候,家里有个常常抱他

于欢案,又见复仇者和背锅侠_林立

文/林立  微信公众号:水煮法律  boilaw

有复仇者,就一定有背锅侠。

先说一个复仇者和背锅侠的故事,一个金庸小说里常常被人忽略的故事。

这个故事藏在《连城诀》的后记里。金庸把这个真实的故事改编成了武侠版的基督山伯爵。

金庸小时候,家里有个常常抱他上学的老长工,叫和生。和生身有残疾,背驼了右边的一半。和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有一次,和生把他的故事告诉了金庸。

和生曾有一个美丽的未婚妻。家里辛辛苦苦攒了些银子,准备把姑娘娶进门。这时,和生接到了财主家外包的私活——磨糯米粉。和生一边磨粉,一边憧憬未来的幸福生活,就像狄云梦想着和师妹双宿双栖一样。有一天,和生加班到很晚,(老板也没给加班工资),正要回家,突然听到有人喊“有贼”。正义感爆棚的他冲进花园,就被人打倒,被冤枉是贼,还打成了半边驼。

后来,和生稀里糊涂地被关进了大牢。等他刑满释放后,才知道他的未婚妻成了财主家的少奶奶,这一切都是财主少爷给他设的局。于是,复仇者诞生了。和生往少爷身上刺了几刀。但少爷比辱母者幸运,没死,却要把和生整死在牢里。不幸的是,当时没有南方周末,也没有互联网。幸运的是和生遇到了那个年代难得的好法官——金庸的爷爷查文清。查法官救下了和生,后来因在著名的丹阳教案中放走了为首烧教堂的两个人而被开除。查法官“索性”悄悄地把和生也带回了家。

和生是个背锅侠,也是个复仇者。不管按什么时代的刑法,他的正当防卫都是不成立的,应当被重判。

但查法官背过了这个锅,把法律扔进了垃圾桶,救了复仇者。按今天的刑法,查法官犯了徇私枉法罪和私放在押人员罪。幸好,在那个时代,没有那么发达的互联网资讯,也没有那么多喜欢人肉搜索法官的闲人。查法官逃过了一劫。

如果查法官,这位海宁查家的最后一位进士,不当这个背锅侠,那么复仇者和生就死定了。

这就是真实的中国版基督山伯爵,没有什么惊天宝藏,也没有什么绝世神功,只有一个复仇的杀人犯被正直但违法的法官拯救的故事。

“索性”这个词用得妙极了。这个“索性”不是词语表面上看得那么的随性,而是冒了丢官做牢的巨大风险的率性。

如果查法官像大多数体制内的法官一样,不那么“索性”,复仇者的故事就要被改写。

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于欢案的今天,那么查法官的命运也要被改写。

查法官可能被陷入舆论狂欢的网民封为英雄或大侠,但他更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今天再给查法官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会怎么选?是当一个因徇私枉法和私放在押人员而坐牢的背锅侠,还是当一个像于欢案一审法官一样被网民口水淹没和人肉搜索的背锅侠?

于欢案,又见复仇者和背锅侠_林立

是的,于欢案的一审法官可能不会因判于欢无罪或轻判于欢而被判刑(也说不定,在一个审委会决定的案件法官都可以被追究刑责的时代,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但他和查法官一样都只是巨大的体制铁丝网上的一小段链条。

很多人以为,中国法官这段链条有决定生死的权力,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决定不了犯罪嫌疑人的生死,也决定不了自己可能成为背锅侠的命运。

中国法官在司法食物链的末端,也在社会鄙视链的末端。在这个末端上方,至少还有个审判委员会。判无期或判无罪,通常都不是法官个人说得算,而是上端的审判委员会说得算,即使在今天“轰轰烈烈”的司法改革中依然如此。更有趣的是,这个审判委员会可能决定某个人无罪时,隔壁公司的高管有时也是要到场的。

说到这,估计又有人说我这个前法官在给现法官洗白白了。没关系,喷吧,口水我见多了,不管在不在体制内。

就事论事而已。我仍然认为于欢案的一审判决不当,机械适用法律。但我也仍然认为,人身攻击这种事很无聊、很LOW。所以,在我公众号后台上,这样的留言都没有被放出来。(感谢企鹅帝国给了我这权力,尽管它也曾对我行使过这个权利。)

而且,我很清楚,这事是洗不白的。曾经有当事人指着我的鼻子骂我黑,害我回家后照了半天镜子看到底哪里黑。

我说我和宁国府的石狮子一样干净,但谁信呢?在今天,中国法官几乎已成了黑暗的代名词。

查法官改变不了清末的司法体制,只能用违法的方式去改变复仇者的命运。

今天的法官也一样,只能像富士康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组装ipone。设计这东西,工人是管不了的。装的再好,也没人点赞,只有人发朋友圈说被咬了一口的苹果真好吃。

今天的警察也一样,只是另一条流水线上的工人。

于欢案中,警察失职了吗?我仍然认为,是的。即使他们不要像枪杀华人的法国警察一样“积极”,也完全可以做得更多一点。

然而,这一点在无数个案件中被习惯性的忽略了。警察有办不完的案件,而这样的案件通常都是这么处理的,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问题,也没有人认真地追究过这样的忽略。

这一点其实没有多少复杂,就是依法办事四个字。不仅警察忽略了,很多人都忽略了。闯红灯过马路时忽略了,“假离婚”买房时忽略了,征迁土地时忽略了,限购限贷时忽略了,借高利贷时忽略了,追高利贷时忽略了。

无数个忽略,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反应,就组成了于欢案的一个大大的问号。然而,仍然有很多人忽略了这个问号,而把在社会上承受的所有不痛快,痛快地吐到某个背锅的群体或个人身上,仿佛吐完世界就变了,直到下一次遇到不痛快的事继续痛快地吐槽。

和生等不到制度的救赎,查文清也等不到司法体制的变革。

于欢还可以等待救赎,因为我们比起和生的时代至少多了一个上诉制度。

责任编辑:水煮法律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