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打破不公方能刹住教师歪风

来源: 法制日报声音 作者:王婧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09
摘要:收受礼金、有偿补课……近年来,教师失德行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据上海社科院今年一项针对3000名中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显示,对师德持有负面评价的比例为7.4%,主要集中在收礼和有偿补课上(12月8日新华网)。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位学生和

收受礼金、有偿补课……近年来,教师失德行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据上海社科院今年一项针对3000名中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显示,对师德持有负面评价的比例为7.4%,主要集中在收礼和有偿补课上(12月8日新华网)。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位学生和家长都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表达一下对老师的敬意,但是近年来,家长和学生的攀比心理越来越严重,向老师表达敬意的方式也变了味,一些教师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而就在前不久,媒体还报道了黑龙江某小学一名班主任向学生家长索要财物遭举报的事件。此外,教师为学生“开小灶”收取补课费的现象在各地也比比皆是。种种迹象表明:加强师德建设,刹住存在于教师身上的各种歪风邪气已经到了不得不为的地步。

然而现实是,不少家长对教师收礼、有偿补课等行为虽满腹怨言,但却只能“打下牙齿往自己肚里咽”,原因很简单,自己的孩子就在某些老师的眼皮子底下求学,如果惹怒了这些老师的话,到头来遭殃的还是孩子。不少家长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特殊心理作用之下,选择了愿打愿挨、忍气吞声。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某些教师收礼、有偿补课等不良行为。从某些教师的角度考量,教师这一职业比较清苦,收点礼品、通过补课提高一下自己的收入,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也未尝不可。

只是,这些做法不仅有违师德,而且有违自己从教的初衷。要知道,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不仅仅是通过授课来传授知识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自己都变得如此市侩,教出来的学生又怎能称得上合格呢?

应当看到,对于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相关部门的整治工作不可谓不卖力。近年来,有关部门先后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等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塑造。但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教师收礼、有偿补课等现象积弊很深,尽管相关部门三令五申,刻意围堵,但效果却难以尽如人意,师德之痛仍然是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难点。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吴遵民所言:“收红包、吃回扣,搞有偿补课等,破坏了教育公平,损害了教师和教育行业的声誉,也说明当前的师德师风教育、考评制度没有完全起到监督和警示的作用。”此话令人深思。

收受礼金也好,有偿补课也罢,必须要指出的是,这些问题背后暗含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这样一个前提。我们注意到,“送礼重灾区”主要是各地一些知名中小学,对象集中在语数外等主科老师和班主任,这恰恰暴露了当前某些地区、某些学校内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而“有偿补课”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某些教师缺少获得感的现实,这其中与一些地方的教师在工资、福利等方面相对偏少有很大关系。这些问题必须予以正视。

所以,要刹住教师身上的歪风,除了要尽快建立健全监督监管制度,完善防范机制,筑牢师德防线外,关键要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广大学生接受更加公平的教育,让所有教师都有更多的获得感。只有如此,教师身上的各种歪风邪气才能被彻底清除。

责任编辑: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