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胡某某诉李某离婚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8
摘要: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召民一初字第291号 原告胡某某,女,汉族,1982年12月8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张明堂、丁宁,河南平允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李某,男,汉族,1982年6月18日出生。 原告胡某某诉被告李某离婚纠纷一案,本院于201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召民一初字第291号

原告胡某某,女,汉族,1982年12月8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张明堂、丁宁,河南平允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李某,男,汉族, 1982年6月18日出生。

原告胡某某诉被告李某离婚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6月2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4年8月5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胡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张明堂、丁宁,被告李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胡某某诉称,原、被告双方于2005年经人介绍认识,于2005年12月12日登记结婚,2007年2月8日生有一女李某甲。由于双方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感情基础淡薄,再加上双方性格上的差异,双方时常生气吵架,原告无奈经常回母亲家居住。被告不但不知悔改,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不顾家庭亲情,经常酗酒,导致原被告双方感情彻底破裂。2013年8月份,被告为了转移财产,私自将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一套以及车辆转移,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后原告于2013年9月第一次向召陵区人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本着让双方和好的态度,判决双方不准离婚。判决送达后,原被告夫妻感情没有任何好转。双方互不履行夫妻义务,且被告对女儿也很少尽抚养义务,为了解除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原告再次诉至贵院,请求法院依法判令1、原、被告离婚;2、婚生女儿李某甲由原告直接抚养,被告每月支付抚养费800元;3、婚前财产各归各有,婚后共同财产依法分割;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被告李某答辩称,我坚决不同意离婚,女儿还小,我们双方感情没有破裂;对于婚姻财产分割,我就不同意离婚更不需要说这个;对于房子,该房子是2007年父母给我买的房子,不属于我们的夫妻共同财产,不应做为共同财产分割。车辆是婚后买的,我不是故意把车辆卖了,主要是车我不会开,所以才卖掉了。

经审理查明,原、被告双方于2005年经人介绍认识,于2005年12月12日登记结婚。2007年2月8日生育一女李某甲。2006年9月份购买闫庄新苑1号楼3单元1楼东户的房子,被告在庭审中提出该房系其母亲出资购买,并提交卖房经手人李某乙的证明,证明该房款系由被告母亲出资,签合同时写的是被告李某的名字,原告庭审中主张房产其也出资了60000元,但没有提交证据证明,2014年9月11日本院对原告胡某某询问时,胡某某认可闫庄新苑1号楼3单元1楼东户的房子系被告母亲在原、被告婚后出资购买,该房产登记在被告的名下,不再要求财产分割。双方于婚后还购买五菱LZW6390QF小型普通客车一辆,被告主张系其家人出资购买,但未提交证据证明。被告认可闫庄新苑1号楼3单元1楼东户的房子及婚后购买的五菱LZW6390QF小型普通客车一辆己于2013年卖掉,被告认可房子卖了30多万,车辆卖了23000元。原告称系在2013年7月份双方生气之后被告卖掉该房产及车辆,且卖掉房产及车辆时均未告知原告,钱也未给原告。被告称因房子系母亲出资购买,卖掉房子与原、被告无关,所以未与原告商量,卖车辆时也未与原告商量,但称系双方生气之前卖的房子和车辆。

另查明,原告陈述其系卖衣服的,平均每月收入2000元-3000元。被告陈述在外跑业务,靠提成挣钱,收入不稳定,每月收入1700元-1800元。

本院认为,2013年10月8日原告胡某某起诉被告李某离婚,本院判决双方不准离婚,在第一次离婚诉讼结束后的七个多月时间里,原、被告并没有和好。2014年6月23日原告胡某某再次起诉至法院要求离婚,理由为被告在婚姻存续期间,处置夫妻重大财产时未经其同意导致双方生气,自2013年7月分居至今故要求离婚,本院认为,被告处分重大财产未与原告商量的行为会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故本院准予原、被告离婚。考虑到原、被告的工作性质及收入情况,双方婚生女儿李某甲,跟随原告更有利于女儿成长,故双方婚生女儿由原告抚养,被告每月支付女儿抚养费500元。被告有探视女儿的权利,原告应予配合,具体探视时间由原、被告具体协商。原、被告的婚前个人财产各归各有。原告认可该房产系被告母亲在原、被告婚后出资购买,房产登记在被告李某名下,原告同意不分割该房产,对该房产,本院不予以处理。对于双方婚后购买五菱LZW6390QF小型普通客车一辆, 被告主张系其家人购买 ,但没有提交证据证明,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2013年由被告私自卖掉,卖得23000元,鉴于被告一方私自变卖该夫妻共同财产有转移共同财产之嫌,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于变卖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故该23000元卖车款,原告应分得20000元,被告分得3000元。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第五项、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准予原告胡某某与被告李某离婚。

二、原、被告婚生女儿李某甲跟随原告胡某某生活,被告李某每月支付女儿抚养费500元 (自2014年10月份开始,每月15日前支付,支付至女儿李某甲十八周岁止);被告李某对于女儿有探视的权利;待女儿有识别能力后,随父随母由其自择。

三、被告李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给付原告胡某某卖车款20000元。

四、原、被告双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各归各有。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五、驳回原告胡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300元,由原告胡某某承担150元,被告李某承担150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王  卫  东

                                         审  判  员     常      丽

                                         审  判  员     代 雅 萍

                                         二○一四 年 九 月 十二 日

                                         书  记  员     晁  小  果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