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露宿街头住地下室 在大城市找个住处有多难?(图)(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孙静波】
<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9-16
摘要:“我们现在城市中存在一个规模庞大、灰色的低端房屋租赁市场,它构成了城市吸纳外来流动人员的主要空间。”卫伟告诉记者,“这是在没有居住保障的情况下形成的一个自发的市场,也是一个惨不忍睹的市� !� KTV女服务

  “我们现在城市中存在一个规模庞大、灰色的低端房屋租赁市场,它构成了城市吸纳外来流动人员的主要空间。”卫伟告诉记者,“这是在没有居住保障的情况下形成的一个自发的市场,也是一个惨不忍睹的市场。”

  KTV女服务员拥挤的房间里,昏暗得几乎透不过光。34位房客作息时间各不相同,“基本上什么时间睡觉的人都有”,开窗透气、开空调降温,都成了奢侈的愿望。因为浴室经常有人要用,上厕所都不能关门。

  这些暂时的栖身之所显然并不牢固。拥挤的群租房和杂乱的城中村都被视为“顽疾”,北上广深等地都曾出台措施进行整治。有新闻称,2014年9月到11月,浦东新区共整治群租房9420套。在2011年上海启动的最大规模城中村“拆违整治”行动中,松江一个城中村就有58户546间7600平方米的违建被整治。

  “在中国的特大城市,‘居住排斥’如今可能正在成为政府减轻人口压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陈映芳说。

  被这个看不见的大手调控的,并不只有外来者。研究过程中,卫伟也曾近距离观察过老旧小区的动迁改造,结果发现每一次拆迁,都把一群老上海人逐渐排斥出市中心。到现在,她仍记得在拆迁的现场有个居民向她抱怨:“我们是穷人,穷人为什么不能住在市中心,即使不能住在市中心,也不要让我住在这么远的地方。”

  如今,从小在上海长大的卫伟看着身边一栋栋高楼掩盖了低矮的老弄堂,上海人习惯的狭窄居住格局在崭新的楼房里再也找不到,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

  “从租住者的角度看,这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上海的旧城区日益士绅化,老房子越来越少,让有钱人住在城市中心是一种趋势,而能够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的劣质住房不断减少。” 卫伟感慨,“其实城中村、地下室虽然很乱,但是也有积极的意义,它能为刚到上海的人提供一个落脚的地方。”

  住宅和居住环境这一基础如果崩溃的话,由它所支撑的上部也会崩溃

  其实,这项关于居住的研究启动时只有4.5万元的经费,几乎难以为继。后来,是因为包括卫伟在内的许多人对这些故事“越看越觉得感动”,才支撑他们另觅经费,把研究继续做下去。

  这本在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内都不能算作正儿八经“研究成果”的访谈录中,卫伟和其他调研者一起写了一篇长长的导言,其中引用了日本学者早川和男对于住宅的一段论述:“在人生的浪潮中所架起的桥梁,其基础部分应该是住宅和居住环境,这一基础如果崩溃的话,由它所支撑的上部,比如社会保障等也不可能安定,甚至国家和民生也会崩溃。”

  有些时候,当这些参与田野调查的学生来到城市不太热闹的角落,确实能找到一些看起来逼仄、甚至摇摇欲坠的房屋。

  在虹口区提篮桥街道,硕士毕业生章晶晶偶然看到一个由毛竹和塑料布搭起来的棚子,里面居住着一名返沪知青和他的爱人。

责任编辑: 【编辑:孙静波】
<

频道精选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