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万科高管:管理层要走就全走 这是基本态度(4)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7-11
摘要:6月30日,一条据称是姚振华内部讲话的录音流传出来,在这段录音中,被认为是姚振华的一个男声说了几个意思:1.宝能当初吃进万科股票,只是正常的财产配置,并没有想控制万科,走到现在也是他没有想到的;2.宝能的

6月30日,一条据称是姚振华内部讲话的录音流传出来,在这段录音中,被认为是姚振华的一个男声说了几个意思:1.宝能当初吃进万科股票,只是正常的财产配置,并没有想控制万科,走到现在也是他没有想到的;2.宝能的资金使用是合规的,时间已经证明了这一点;3.他现在唯一担心的是政府干预。

这段录音的真伪无从查证,宝能方面也拒绝证实。但当天确有一位正部级官员站出来质疑宝能。曾长期主管金融工作的重庆市市长黄奇帆,6月30日在重庆市政协一个经济形势报告会上说:(监管机构)首先要查(宝能收购万科股权的)资金规不规范;第二要查管理团队跟董事会之间的约定、信托、责任合理不合理;第三股东之间事前可以酝酿,任何股东之间的协议都要公告、不能密谋,这是现代企业制度上市公司的原则。

黄奇帆还表示,“你做人家大股东是要做百年的,不做百年至少十年吧”,如果保险公司收购股权的资金是1年-2年期合约的短期资金,但又要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那么“除非你让出了100亿-200亿元的万能险的老百姓(50.650, 0.26, 0.52%)跟你签约委托你,我们不只做两年三年,我们准备长期跟你做投资股权,这就变成众筹的股权委托。但要做成这个事情绝对难。”

黄奇帆特意强调,这番话只是结合金融风险控制所谈,“我不是帮王石做参谋”。

同一天,宝能旗下钜盛华发布公告答复深交所关注函,解释称其之所以提议罢免所有董事、监事,却没有同时提出新董事人选,是因为其相信万科全体股东以及管理层可以作出更好更优的选择。

而对于深交所对钜盛华去年底曾承诺“暂无计划改变上市公司现任董事会或高级管理人员的组成”,如今为何违背承诺的问询。钜盛华答复说,在其与一致行动人持股的七个月时间里,万科管理层的一系列不尊重和侵犯股东权益的行为,令其做出了与承诺相违背的事情。

和华润一样,宝能一直没有披露自己在万科事件中的真实意图。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原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高西庆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解释说:“按美国法律,收购到5%就必须公告你是否有控制公司的意图,这意味着法律推定到了5%你可能就有这个意图了,所以要求你公布意图。中国法律是规定收购到了5%就得举牌,披露持股情况,到了30%就必须发出全面收购要约。宝能的持股还没到30%,因此没有公布收购意图的强制性义务。”

7月7日,宝能终于在 “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披露了自己持股万科的意图:做万科长期的战略财务投资人。

一般来讲,投资者分为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根据百度百科和MBA智库的名字解释,战略投资者是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与发行人具有合作关系或合作意向和潜力并愿意按照发行人配售要求与发行人签署战略投资配售协议的法人,是与发行公司业务联系紧密且欲长期持有发行公司股票的法人。财务投资者是以获利为目的,通过投资行为取得经济上的回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套现的法人。财务投资者通常更注重短期获利,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兴趣不大。

《财经》记者咨询了多位专业人士,他们都表示没听说过“长期的战略财务投资人”这个概念。观察下来,华润在万科事件前的表现接近于“长期的战略财务投资人”,它作为大股东持有万科股票16年,给予万科战略支持,却从不干涉管理层的经营管理。

但是宝能和华润不同,华润是万科主动引进的大股东,宝能却是不请自来的“敌意收购者”,万科管理层显然不能心存幻想。

事实上,宝能在“报告书”里的说明已经清楚显示,宝能不打算做宁高宁和宋林时代的华润。报告书说:宝能希望通过前期提案以及后继进程,推动万科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合理改组,通过全体股东的充分协商和决策选出能够为公司全体股东负责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推动万科成为真正具有优良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回到依法治理的轨道上来。

报告书还说:宝能尊重且看好万科的管理团队,对万科管理层保留了期待,欢迎并真诚希望管理层中的优秀者继续留任万科。

万科高管:管理层要走就是全体离开

万科大厦晃动

一旦华润或宝能介入万科管理,万科就不可能还是往日的万科。首当其冲的问题是,事业合伙人制度和项目跟投制度会不会被废除?

华润与宝能来势汹汹,万科股权之争未见明朗。在万科内部,企业运营与人员心态也在最近几个月发生着变化。

6月27日,万科召开年度股东大会,万科总裁郁亮在会上直言,2015年7月以来的万科股权纷争,已经给万科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现在部分已签约的项目出现解约和中止签约,万科管理团队及整个员工队伍也出现一些不稳定情况。

6月30日,部分深圳万科员工走上街头,向深圳市政府请愿。在网上流传的一张《保卫万科请愿书》上,万科人写道:“公司未来在哪里?职工利益谁保障?”

股权之争也开始对万科的投资项目造成影响。一位北京万科的中层管理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他在最近两周感觉到合作方意见不一,顾虑重重,信心摇摆。万科历来将投资权限下放地方一线,未来万科易主后,合作方担忧这一机制或遭改变。

一些原定的合作正在发生变化。如合同付款条件遭修改,或合同无故延迟。“签一个合同,本来是六次付款结清,现在合作方要求我们必须前期多付,他们怕之后钱收不回来。还有些合同被搁置了。”上述北京万科人士说。

但另一位深圳万科的中层管理者持相反意见:“是有部分合作方跟我们说拿地合同暂缓,但这是烟雾弹,不足以构成对万科的威胁。”

业主对万科品牌的疑虑也在增加。尤其是已经购买期房的业主,大多担心交房时间无法保证,亦有人对万科未来房屋质量、物业水平可能的下降表示担忧。

人心动荡在万科总部深圳感受最为强烈。万科集团总部职能多为服务型端口,如集团办公室围绕董事长、总裁等高管服务。一位万科员工表示,此后华润可能以央企管理作风,撤换万科高管,随之而来的附属人员调整将不可避免,清理过程或延续2年-3年,循序渐进。这一心理预期加重了万科人心浮动。

已有部分万科高职级人士另作他谋。今年6月,万科原高级副总裁、首席人力资源官陈玮离职。据《财经》记者了解,由于万科股权局势不明朗,一些层级较高的老万科人与管理者,正陆续以不同名义离开万科。外界虽还能在公司名录里看见他们的名字,但实际上,他们中已有部分以退休名义离开,或以不再分管万科重要业务的名义从万科核心业务逐渐撤离。

“这些人看似是业务权限变化,实际是慢慢离开。自股权事件开始,陈玮已经在万科内部变动一段时间,最后离职亮相,外界才有所知。他不会是唯一一位。”上述万科员工说。

责任编辑:国平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