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卫滨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4)卫滨民一初字第312号 原告王迎雪,女,汉族,1986年11月19日出生。 原告王一航,男,汉族,2010年2月16日出生。 原告王凌晓,女,汉族,2012年3月6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王正全,汉族,男,1964年1月12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卢辉河南顺飞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新乡市卫滨区平原镇王湾村村民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王保军村委会主任 委托代理人王玉海该村党支部委员 原告王迎雪、王一航、王凌晓诉被告新乡市卫滨区平原镇王湾村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王湾村委会)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迎雪、王一航、王凌晓的委托代理人王正全、卢辉、被告王湾村委会的委托代理人王玉海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王迎雪、王一航、王凌晓诉称,2009年底,新乡市卫滨区人民政府依法征用王湾村集体土地112亩,被告于2012年5月开始私自随意分配给少部分村民(土地补偿款每人7450元),而原告作为该村集体组织成员却没有享有该权利。因此,要求被告支付三原告应分得的每人7450元土地补偿款合计三人22350元;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被告王湾村委会口头辩称:请法院查明事实,依法判决。 原告王迎雪、王一航、王凌晓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材料有:户口本一份4张、身份证、结婚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证明各一份,以此证明原告具有村民资格。 被告王湾村委会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材料有:证明、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各一份,以此证明村委会确定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和最后调地时间。 经庭审质证,原、被告对上述提交的证据的真实性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 依据上述有效证据和庭审,本院确认以下案件事实,原告王迎雪与被告王湾村村民王东明2010年4月7日登记结婚,于同年6月26日将户籍迁至被告王湾村,2010年2月16日婚生儿子王一航,2012年3月6日婚生女儿王凌晓,其户口均登记在被告王湾村。被告王湾村委会自2004年6月调整土地后至今未再调整土地。2009年被告王湾村委会部分土地被征用,2011年6月24日,被告王湾村委会确定了土地补偿款分配方案,每人7450元。 本院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征地补偿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支付相应份额的,应予支持”。原告王迎雪在被告2011年6月24日征地补偿款分配方案确定时其户籍登记在被告王湾村。原告王一航因出生而取得了王湾村村委会村民资格,被告王湾村委会未向二原告分配土地补偿费,侵害了二原告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收益分配权,现二原告要求被告王湾村委会支付土地补偿费,理由正当,本院予以支持。原告王凌晓在被告王湾村委会确定土地补偿款分配方案时尚未出生,现原告王凌晓要求被告王湾村委会支付土地补偿费,缺乏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条、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新乡市卫滨区平原镇王湾村村民委员会于本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原告王迎雪、王一航土地补偿费共计14900元。 二、驳回原告王凌晓的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358元,原告王凌晓承担50元,被告王湾村委会承担308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本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牛记成 审 判 员 宋秀玲 人民陪审员 闫恒州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书 记 员 范子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