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动起来!——毕业典礼致辞

来源:法律的异邦 作者:法律的异邦 发布时间:2017-06-07
摘要:思想碎片 每年四教楼前的几株桃树硕果累累之时,法学院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收获季。经过四年的努力,经历了迷茫、坚定、奋斗和收获,你们即将顺利毕业,踏上人生新的征程了。在这里,我代表法学院全体师生对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祝福! 此时此刻,我的心
思想碎片 每年四教楼前的几株桃树硕果累累之时,法学院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收获季。经过四年的努力,经历了迷茫、坚定、奋斗和收获,你们即将顺利毕业,踏上人生新的征程了。在这里,我代表法学院全体师生对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祝福!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有喜悦,有欣慰,有不舍,也有忐忑。四年前,你们这一群优秀的年轻人,怀持着理想与信任,意气风发地来到上外,来到上外法学院,把人生中最宝贵的四年青春时光镌刻在这里,攻苦食俭,深自砥砺,居敬持志,卓然有成,并且一辈子都注定会以各式各样的意绪来回忆、叙说和纪念这段日子,或者这段“历史”。相较于这种伟大的意义而言,我们在某些方面、甚或在很多方面其实还做得不够,甚至远远不够。换言之,我们其实还可以做得好一些,再好一些,更好一些,乃至做到精彩的极致,才能不辜负或配得上你们与上外、与上外法学院这段相遇的缘分。——虽然我们已经尽力,但我们必将继续努力! 按照毕业致辞的惯例,我想和大家交流几点感想。我给它取了一个简单的题目,叫《动起来》,主要想讲三层意思。 第一、“运动”起来!著名教育家朱光潜先生曾经在《谈理想的青年》里,对于年轻人提出了很多期望。其中头一项,就是希望理想的青年要有“运动选手的体格”。我觉得这个希望是极为意味深长的。先不消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不消说生命在于运动,而是说,我们的人生要维持一种生动而积极的姿态,就必须通过运动来获致、维持和展现。在我们的成语词典里,器宇轩昂,英姿勃发,甚至精神矍铄等等词汇,也往往是跟健康乃至健壮的身体联系在一起,进而和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吕氏春秋》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动起来”,可以塑造一种健全人生所必需的精气神和意志力,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热爱运动,并且在各式各样的运动中塑造自己的体格、人格和品格,进而塑造自己积极的人生姿态。洛克说:“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卢梭说:“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能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雨果说:“运动是身体的锻炼,德行的培养”。蔡元培先生曾指出:“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所以,我们必须“动起来”,做一个热爱运动、进而热爱生活的人,在工作学习之余,管理好自己的身体,磨砺好自己的精神,在毕生的运动中展现出生命的无限精彩。 第二,“劳动”起来!在我人生中,有两个人、两句话让我印象至深,至今难忘。一位是我村子里的一位老人,他是我们村里最为勤劳的人,几乎从未见他在家里闲坐过,要么在田里,或在地里,即使下雨落雪,也要在屋里编一根草绳。他总是精神抖擞,笑眯眯的,有点儿伏尔泰说的“劳动是快活的根源”的意思。村里人偶尔劝他:你这么劳,这辈子白活了。他答曰:“总不能闲着吧?” 在他眼里,闲着是一种不证自明的罪愆和道德问题,让人闻之凛然自警。我的一位师长,治学特别勤奋,著作等身,他生活中偶尔也会遇到烦心事儿的干扰,但他总能保持定力,不为所扰。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总要做事情吧”。即便现在已经六十多了,依旧笔耕不辍,他把“做事情”当做一件不证自明的天职和使命,这种精神也让我特别感动,可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康德曾经说:“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从哲学的高度阐释了勤与忙的本体论意义,让人感佩不已。记得《晋书?陶侃传》?里面讲了一个故事:“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里面传递的,也是关于“动”的故事。这里的动,其实就是一种为了理想积极进取、朝乾夕惕,永不停歇甚至永不消停的精神。 虽然我们今天可以从无数的角度来强调“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或者渴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甚至可以从古希腊古罗马的生活世界出发,来论证闲暇之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意义,这些都是极为正确和准确、必须和必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在开启或参与一项伟大的事业之时,我们需要这种“总不能闲着”和“总要做事情”的精神,需要这种一以贯之的强大的人格定力、意志力和执行力,从而避免各种迷茫、迟疑、懒散、拖延,胆怯、犹豫、怨尤等等,妨碍我们的前进。总之,我们必须“动起来”。 第三,“行动”起来!行动即实践,行动即介入,行动即改变。关于我们究竟要过一种沉思的生活,还是过一种行动的生活,在西方思想史上一直有着各种争议。自柏拉图以来,哲学家们普遍认为“沉思生活”高于“行动生活”。认为前者是自足的、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是一种更高贵的存在方式;后者只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没有内在的价值——这些道理见仁见智,留待学界继续去争鸣吧。但是,撇开关于沉思和行动更为精确的哲学界定,我们偶尔会想,一个哲人数十年如一日的书斋沉思生活固然让人肃然起敬的。倘若他偶尔能够走出书斋,在把他家楼底下一辆被风刮倒的单车扶起来,我想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他存在的意义维度或许会更丰富、更饱满一些。因为他“介入”了这个世界,并由此改变了这个世界,就像阿伦特所言,他“行动”了。这种“行动”和“介入”超越了维持生命或服务于谋生之目的,对于“为权利而斗争”的法律人来说,尤为重要,弥足珍贵。 近年来,我看到身边有很多法律人,包括我们很多优秀的校友,他们超越了功利与得失,超越了精致的利己主义,活跃在各式各样的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中,活跃在各式各样的法治论证会和研讨会上,用文字,用声音,用气力,用心血,以弗弗西斯式的努力,积铢累寸地推进着个案正义与社会正义的实现,推进着中国法治事业的进步。他们用“行动”追求和推进着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秩序和更美好的世界,其人生姿态,何其壮哉!蒙田曾经说:“要有所行动,然后认识你自己”。所以,我们必须“动起来”,通过“行动”来建构和拓展人生的意义,并实现自我证成。 最后,祝同学们工作顺利、学业进步、不忘初心、前程似锦!
责任编辑:法律的异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