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孟俊昌诉陈卫芳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8
摘要: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源民初字第214号 原告孟俊昌,男,汉族,44岁。 委托代理人岗俊华,河南永力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陈卫芳,男,汉族,52岁。 委托代理人陈俊鹏,男,汉族,27岁。 原告孟俊昌诉被告陈卫芳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
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源民初字第214号

原告孟俊昌,男,汉族,44岁。

委托代理人岗俊华,河南永力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陈卫芳,男,汉族,52岁。

委托代理人陈俊鹏,男,汉族,27岁。

原告孟俊昌诉被告陈卫芳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孟俊昌的委托代理人岗俊华、被告陈卫芳及其委托代理人陈俊鹏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孟俊昌诉称,2013年7月3日,原告驾驶豫DEJ001号轿车沿长江路由西向东行驶至长江路与太白山路交叉口处,与被告无证驾驶的两轮摩托车相撞,造成被告受伤,原告车损的交通事故。本次事故造成原告车损14029.5元,原告多次要求被告承担该费用,被告都以各种理由不予赔偿,故起诉至法院。诉请1、请求依法判令被告承担原告车损14029.5元;2、诉讼费、鉴定费由被告承担。

被告陈卫芳辩称,原告所诉不应当由被告承担费用,原告车辆损失没有那么多,原告损失是编造的。本案诉讼费、鉴定费由原告承担,发生事故被告受伤非常严重,原告没有看过被告一眼,而本案的诉讼费、鉴定费也不应当产生,该事故是由原告造成,原告无端扩大了损失。综上,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请。

经审理查明,2013年7月3日12时25分许,原告孟俊昌驾驶豫DEJ001号轿车沿长江路由西向东行驶至长江路与太白山路交叉口处,遇被告陈卫芳无证驾驶无号牌两轮摩托车沿太白山路由北向南行驶至此,两车相撞,造成两车不同程度损坏、陈卫芳受伤的交通事故。漯河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第五执勤大队于2013年7月20日作出漯公交认字(2013)第008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孟俊昌、陈卫芳负此事故的同等责任。根据漯河市源汇区价格认证中心出具的源价证鉴(2013)0123号车辆损失估价鉴定结论书,原告孟俊昌的豫DEJ001号轿车评估损失为23327元,评估费用为1366元。

以上事实,有事故认定书、评估费票据、鉴定结论书等相关证据在卷佐证。

本院认为,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害他人财产的,应当赔偿他人的财产损失。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漯河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第五执勤大队于2013年7月20日作出漯公交认字(2013)第008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孟俊昌、陈卫芳负此事故的同等责任,本院予以认定。根据漯河市源汇区价格认证中心出具的源价证鉴(2013)0123号车辆损失估价鉴定结论书,原告孟俊昌的豫DEJ001号轿车评估损失为23327元。庭审中,被告陈卫芳对原告提供的鉴定结论书表示质疑,但未提出申请重新鉴定。故对该异议,本院不予采纳,认定原告孟俊昌的豫DEJ001号轿车评估损失为23327元。评估费用1366元,原告提供有收费票据,本院对此予以认定。本案原被告对事故的发生负同等责任,双方均有过错,故对原告造成的车损应当平均分担。综上,被告陈卫芳应当向原告孟俊昌支付11663.5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十九条、第二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陈卫芳于本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向原告孟俊昌支付11663.5元;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诉讼费150元,原告孟俊昌承担75元,被告陈卫芳承担75元。鉴定费1366元,原告孟俊昌承担683元,被告陈卫芳承担683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

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漯

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乔清霞

                                             代理审判员    吕亚杰

                                             人民陪审员    周  刚

                                             二O一四年七月十四日

                                             书 记 员    陈旭光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