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组工干部卖官因何“近水楼台”?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人民日报 组工干部卖官因何“近水楼台”? 对于组工干部,不仅需要对他们提出无形的道德约束,出台苛严的禁令,还需要给他们手中的权力套上制度的笼子 资料图片 又一个卖官者落马,湖南通道县原县委组织部长向志清获刑11年。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他竟然“卖
人民日报


组工干部卖官因何“近水楼台”?

对于组工干部,不仅需要对他们提出无形的道德约束,出台苛严的禁令,还需要给他们手中的权力套上制度的笼子

中央纪委、中组部、监察部不久前联合印发《关于严厉整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行贿受贿行为的通知》,对整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行贿受贿行为,也就是俗称的“买官卖官”,进行了部署。

资料图片

又一个卖官者落马,湖南通道县原县委组织部长向志清获刑11年。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他竟然“卖”了34次官,获利31万多元。

  或许有人疑惑,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地方组织部长似乎并没有绝对的决定权,怎么实际能量会这么大?原因就在于,这个岗位能提供很多方便,想要卖官,可谓“近水楼台”。

  组织部门的干部,百姓俗称“管官的官”。对干部职位的冗缺调配、干部的任职情况、上级的用人意向等关键信息,不仅灵通全面,更是扼守要津。他们对干部有考察权、汇报权、建议权,这些具体实际的权力,都会直接影响和左右干部任免。

  在某种程度上讲,正是这种“职务便利”,使一些官员在谋求升迁中,费尽心机地想与组织部门搞好关系,也给了一些人寻租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或许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组部一再强调,组工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特别是要做公道正派、风清气正的表率。因为如个别人不能出以公心,偏听偏信,重人情重关系,重圈子重派系,最终都会影响到选拔任用的科学性、公正性。

一个普通官员变质了,影响的还只是他权力所及之域。而一个组工干部变坏了,则等于把此地的干部都置于“险地”——清者廉者会被否定“出局”,心术不正者找到升迁捷径,意志薄弱者可能被迫跟风,卷入买官泥淖。我们常说“用人是导向”,组工干部的变质,会极大地动摇“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干部信念,损坏党风形象,伤及百姓信心。可怕的还有,买官怎么花出去的钱,往往都会怎么收进来,因为凭靠官员那点有限的工资,担负不了买官之资。从何处收?从百姓身上刮,从自己手下干部手里敛取。一池清水,最终就会被如此这般搅浑了。

  正因此,对于组工干部,不仅需要对他们提出无形的道德约束,出台苛严的禁令,还需要给他们手中的权力套上制度的笼子。只有这样,才能使组工干部们不愿伸手、不敢伸手、不能伸手,真正做到公道正派、风清气正。

  在地方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之际,中央组织部等多次强调要风清气正,设定“5个严禁、17个不准”高压线。山西太原市原市长张兵生等已因触线而受惩,显示中央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绝不手软的决心。从根本上来说,只有管住权力,才会使卖官人的手伸不出,才会让买官人的路被堵死,也才能选出用好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 (陈家兴)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