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公共政策不要说不让谁占便宜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公共政策不要说不让谁占便宜 2008-7-11 公共政策不要说不让谁占便宜 显然,公共政策既是多数人也是少数人的。公共政策的终极目的,应该是最大限度的追求、实现、维持和保障公共利益,应该力求“便宜”均占 石子砚 国土资源部执法局副局长郭宝平8日在京介绍,

 




公共政策不要说不让谁占便宜

  2008-7-11


公共政策不要说不让谁占便宜
 
  
    显然,公共政策既是多数人也是少数人的。公共政策的终极目的,应该是最大限度的追求、实现、维持和保障公共利益,应该力求“便宜”均占  

石子砚

  国土资源部执法局副局长郭宝平8日在京介绍,现在社会上对小产权房的处理很关注,前一段时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清理与调查,小产权房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土地需求比较紧张的地区,如北京、天津、郑州、济南等地。目前,国土资源部关于“小产权房”的报告已上交给国务院,并提出了初步的政策。其中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决不能让开发商占便宜。(7月9日《新京报》)

  在坊间,关于“小产权房”的说法莫衷一是,议论纷纷。一方面,在房价虚高的大背景之下,价格远低于政府限价房、经济适用房的“小产权房”,倍受公众追捧;另一方面,在小产权房是否应该合法化问题上存在广泛争议。而就是在这种争论中,“小产权房”滋生蔓延、蔚然成风。据一些机构、专家的抽样调查,小产权房数量惊人,北京大概占比20%左右,深圳占比可能高达40%、近50%。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公共管理部门不再是鸵鸟政策,而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对“小产权房”进行某种程度的规范,值得称道。但是“决不能让开发商占便宜”的“重要原则”,却值得商榷。

  好的公共政策应该力求不偏不倚、“便宜”均占,而决不能先入为主带有某种偏向性和感情色彩的价值取向。换句话说,公共政策应该是公众的政策,它应该既是多数人的政策,也是少数人的政策,而绝不是“决不能让×××占便宜”的政策。

  显然,我们没有理由不担心,如果没有公平的博弈机制,没有平等的话语平台,如果公共政策的制定,不能让利益各方都参与进来,公开公正公平的进行利益博弈,如果公共政策只是某个公共管理部门的“一言堂”,是公共管理部门带着“个人”感情色彩和情感倾向的产物,那么,这个公共政策,在今天可以让穷人“占便宜”,那么也就意味着它在明天,可能让开发商“占便宜”,让弱势群体吃亏;在今天可以在明地里大张旗鼓地“讨好”公众,那么明天,其暗地里就有可能“讨好”开发商,讨好利益集团。公共政策这种缺乏博弈机制的不确定性,注定了公共政策可能的“忽左忽右”摇摆不定,而所谓的公共利益的实现,也就可能在这种“忽左忽右”的摇摆中被忽略。

  同时,“决不能让开发商占便宜”,并不意味着公众和弱者就天然地、必然能“占便宜”,甚至相反可能意味着两者的“一损俱损、两败俱伤”。而事实上,小产权房的“蓬勃发展”,也正是得益于开发商的介入。正如评论家童大焕先生所言:“小产权房”价格为什么这么低?是因为没有房地产开发商的介入吗?否!恰恰是开发商的介入,才使得几千年历史上几乎完全靠一己之力盖房的中国农民第一次不花自己的金钱和力气就住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高档房!可以说,没有开发商的资金和技术介入,许多农民根本没有经济能力过上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更没有能力为相当部分城市居民提供廉价的“小产权房”。而现在,公共管理部门信誓旦旦的一句“决不能让开发商占便宜”,对于许多农民意味着什么,答案不言自明。

  有人说,公共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判一切公共政策的基准性价值。显然,公共政策既是多数人也是少数人的。公共政策的终极目的,应该是最大限度的追求、实现、维持和保障公共利益,应该力求“便宜”均占,而决不能对一部分人或团体持有政策歧见,有意忽视其利益,甚至赤裸裸的喊出“决不能让×××占便宜”的口号。在“小产权房”问题上,这个理念应该秉持,在其他任何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践中,这个基准理念同样应该得到普遍遵循。



法治动态检索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