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用公益诉讼驱除流氓软件

来源: 法制日报 作者:徐杨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8-26
摘要:相对弱势的消费者,要想驱除流氓软件,仍然需要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的作用。相比起个体的单打独斗,公益诉讼帮消费者撑腰,更值得期待。 今年7月底,工信部发布2015年第二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显示,在对40余家手机应用商店应用软件进行的技术检测中,共发现

  相对弱势的消费者,要想驱除流氓软件,仍然需要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的作用。相比起个体的单打独斗,公益诉讼帮消费者撑腰,更值得期待。

  今年7月底,工信部发布2015年第二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显示,在对40余家手机应用商店应用软件进行的技术检测中,共发现有80款应用软件存在问题,其中大部分软件是“流氓软件”。记者调查发现,“流氓软件”肆虐背后,是一条渐成产业的灰色利益链条。据了解,一款捆绑五款软件的“流氓软件”半年获利达数百万元,而大量因此遭受损失的手机和电脑用户,维权困难重重(8月24日《新京报》)。

  对于流氓软件,每个人都是直接的受害者,且受害不浅:轻则手机或电脑运行缓慢,耽误你的工作与生活;重则偷走你的流量,窃取你的隐私。因为利益的驱使与诱惑,在流氓软件的背后,形成了一整条的利益链,由此引发的问题比较严重。如何规范与约束流氓软件,让公众具备知情权与选择权,应是眼下必须思考的命题。毕竟,公众苦于流氓软件久矣,不能再听之任之。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的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5亿,位列世界第一;至于电脑数量,那更是不计其数。这就是说,流氓软件所危害的面是非常广阔的。而调查结果显示,95.32%手机存在预置应用软件,88.91%的预装软件不可卸载。这就是说,面对流氓软件,用户最起码的权利都被剥夺了,比如选择权、知情权与话语权。流氓软件的问题,的确不容小觑。

  于是,一个疑问也来了:流氓软件如此欺人太甚,为何公众还能忍?是因为公众的忍耐力太好吗?当然不是。是因为法律的支持不够。对于一般的公众而言,一旦拿起维权旗帜,往往遭遇“举证难度极大”的尴尬,而且维权成本也非常高,与之对应的,则是一些软件生产商较低的违法风险。在这样不对等的权利博弈下,无论是公众的电脑还是手机,基本上都不能免于流氓软件的侵扰。

  说到这,就很容易让人想起两个案例:一是去年9月,深圳有消费者就流氓软件的问题起诉过手机商,但全部诉讼请求均被驳回;二是上海消保委前不久提起公益诉讼,将两家公司捆绑销售应用软件又不告知消费者的行为告上法庭,这获得中消协的支持,也获得立案。由此可见,在面对流氓软件时,个体的努力仍然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依靠消协这样的组织发力,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正义。

  就如今而言,尽管上述案件仍然没有审理,结果仍然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相对弱势的消费者,若想驱除流氓软件,仍然需要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的作用。相比个体的单打独斗,公益诉讼帮消费者撑腰,更值得期待。事实上,不仅是流氓软件,其他一些公众维权成本较高的热点问题,各地的消协都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帮消费者维权,如此才能更有利于构筑安全可靠的消费环境,也才会让尊重消费者成为一种习惯。

责任编辑:徐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