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司法公开让法治阳光照进百姓生活

来源: 法制网 作者:柯榜凯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9-25
摘要: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林济生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用公开促公正建设核心价值”主题教育活动。通知强调,要依托人民法院以审判执行为中心的司法实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统筹促进司法公正与自
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林济生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用公开促公正建设核心价值”主题教育活动。通知强调,要依托人民法院以审判执行为中心的司法实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统筹促进司法公正与自身公正司法的关系,提升司法公信力,用法律法规和公正司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的精髓在于公正。只有通过公正的司法才能纠正偏离法治轨道的行为,让守法者受益,让违法者受损。只有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司法公正,才能鼓舞人们更加相信法治,坚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各类问题。作为国家司法机关的人民法院不仅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正义,需要通过主动司法公开,消除人们疑虑,让法治阳光照进百姓生活。

事实上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各地法院司法公开大变革的力度可谓前所未有,在理念上,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以信息化、科技化推动公开化,从单向发布转化为多维互动;在内容上,全面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的司法公开三大平台,不断丰富司法公开内涵;在形式上,全面整合官方网站、微博、微信、LED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电话系统、手机短信平台等多元化信息公开平台,不断扩展司法公开渠道。

司法公开让群众权益多了一层保障。通过公开审判流程,使当事人能够在网络、手机平台上查询案件进展情况,消除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猜忌与焦虑;通过庭审直播、公开裁判文书,社会公众可以看到诉讼原被告的主张与举证情况,法官采用证据、适用法律、释法明理情况;通过公开执行信息,社会各界可以了解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将如何实现,又有哪些人、哪些单位阻碍了法律的实现,承担了何种不利后果。司法公开既让当事人充分行使诉权,也满足了社会公众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司法公开让法院、法官多了一层监督。借助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的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审判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能够让当事人和公众便捷地获取,阳光之下,寻租空间将被大大挤压。而司法过程的公开化,更是司法排除各种因素干扰审判工作的最有效方式,是法官、法院依法独立审判的护身符,“人情案”、“关系案”和“关系案”将无处遁形。

司法公开也让法官多了一层激励。通过直播庭审,公开裁判文书等方式,让法官的各项工作置于各方监督之下,不仅可以倒逼法官更加慎重地对待当事人、尊重事实、敬畏法律,更能够将法官的专业风采直观地展现在公众面前,让法官真切感受到只要依法办案就能够获得人们信任、支持、尊崇的职业尊荣感。

责任编辑:柯榜凯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