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奇葩“激励法”凸显企业管理者法治意识缺失

来源: 法制网 作者:柯榜凯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6-23
摘要:法制网评论员 刘娟娟 从6月19日晚开始,一则“山西一银行培训员工打屁股”的视频开始在网络上热传。视频中,4男4女员工因“没有超越自己”、“没有突破自我”、“团队凝聚力不够”等原因,被培训师当众用木板打屁股。当天,还有16名男性员工同样因培训业绩

  法制网评论员 刘娟娟

  从6月19日晚开始,一则“山西一银行培训员工打屁股”的视频开始在网络上热传。视频中,4男4女员工因“没有超越自己”、“没有突破自我”、“团队凝聚力不够”等原因,被培训师当众用木板打屁股。当天,还有16名男性员工同样因培训业绩落后被剃成光头和“阴阳头”。

  如果不是有视频为证,笔者甚至不敢相信体罚、剃“阴阳头”这种文革批斗风盛行时羞辱人的做法会堂而皇之出现在现如今的法治社会。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家银行公开宣传的企业精神竟然是“至诚、至善、至精”。

  视频曝光后,打人的培训师两度道歉,但难平众怒,显然这种极富争议的“培训模式”已经涉嫌侮辱和体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公安机关可以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面对争议,培训师一直坚称自己并非体罚,而是一种“唤醒人生机”的培训手段,因为“痛苦是唤醒沉睡心灵的有效方式”。一个企业要想激励员工有所作为,难道非得用“痛苦”和“惩戒”才有效果吗?惩戒虽然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示范作用,让员工产生趋避意识,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反面激励方式,使用时需要讲究“适度”,尤其不能逾越法律的界限。视频中对员工当众责罚、剃“阴阳头”的做法显然已经突破了法律的底线。

  尊重才能赢得人心。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擅于运用多种手段来激励员工。相比惩戒手段,尊重激励、宽容激励、企业文化激励等方法才是更智慧、更持久和更为有效的激励手段。尊重能够激发员工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宽容能够让员工产生“感恩”心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培养员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奇葩员工激励方式,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从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的角度,都不值得提倡,其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企业管理者法治意识的淡漠和缺失。一味追求所谓的“成功”和业绩,把法律的威严和员工的尊严抛之不顾,这样的企业恐怕最后也会与成功背道而驰吧。

责任编辑:柯榜凯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