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热点案件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团伙打着军供酒旗号卖假货

摘要:□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石丰森 “新疆军区专供酒伊力老窖”“武警特供酒”……这些包装精美,听起来有点“来头”的酒其实都是假酒。 经过连续3天的抓捕,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公安局经侦支队破获一起特大制造、销售假冒系列名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石丰森

“新疆军区专供酒伊力老窖”“武警特供酒”……这些包装精美,听起来有点“来头”的酒其实都是假酒。

经过连续3天的抓捕,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公安局经侦支队破获一起特大制造、销售假冒系列名牌白酒案件,在乌鲁木齐市查获造假窝点6处,收缴包装材料10万余套,成品酒2000余箱,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

嫌疑人卸货被抓

据新疆兵团第四师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苏克勤介绍,2015年12月中旬,他们接到乌鲁木齐市市民牛磊(化名)举报,称其在一名吴姓女子处分3次购买了“新疆军区专供酒伊力老窖”,每箱520元,感觉酒不太对。接报后,警方立刻展开调查。

“被假冒的厂家2012年底就停产了,吴某对牛磊称是通过酒厂领导特批进的酒,每箱进价480元。”苏克勤说,调查得知,吴某销售的酒是从王某处以每箱(10瓶)200元价格购买,王某则是从刘某处以120元一箱的价格批发来的。

苏克勤说,该团伙以刘某为首,分三级销售网络,刘某负责生产、制造、销售假酒,王某相当于代理商,主要负责销售,批发后出售给吴某等销售商。

走访中办案人员了解到,因年关临近,假酒销量增加,刘某加工假酒的包装材料已用完,最近新进了一批包装材料。警方认为时机成熟,决定实施抓捕。

2016年1月14日14时许,刘某花40余万元从内地进了一货车包装材料,正在库房卸货时,被民警抓获。“我们当时共抓获10人,包括刘某和一些包装、销售酒的工人。”苏克勤说。

当日19时许,民警在骑马山路东二巷刘某所租的一处60平方米左右的库房里看到,这里除了中间留有一条通道外,两侧堆满了各种酒的包装材料。

“这只是犯罪嫌疑人购买的假包装材料的一部分,车上共有5万余套包装材料,最多卸下四分之一。”办案人员说。

之后根据刘某交代的信息,在距离此处不远,警方又捣毁了刘某加工白酒和储存货物的6间房子,房内到处堆积着加工白酒用的劣质白酒、空酒瓶和包装盒。

年售假酒3万箱

“从刘某作案时间看,至少已售出3万箱假白酒。他打着军供酒的招牌,是因为一般人觉得军供酒不会有假,以此误导消费者。”民警介绍,除了查获的“新疆军区专供伊力老窖”外,王某还自行设计了“武警特供酒”包装。

办案民警说,犯罪嫌疑人刘某系山东人,32岁,2008年曾因盗窃被公安机关处理过。

据刘某交代,他从2013年开始给别人加工假白酒,2015年初开始自立门户,生产、加工、销售白酒。其从内地订购成套的包装,然后灌装、贴标、封装,再出售。

“刘某加工的白酒以次充好,一般以每桶300元的劣质白酒(每桶50公斤)冒充几十元甚至几千元一瓶的白酒。”民警说,这些加工出来的白酒主要售往乌鲁木齐、昌吉两地的名烟名酒店和小商店。刘某的销量是近年来查获比较大的,每天出售量在100至200箱。从缴获的出货记录看,一年时间内至少卖出3万箱白酒。就在警方调查期间,还有三四十人给刘某打电话要货。

据介绍,刘某加工的军供酒伊力老窖,每箱成本在七八十元,他以120元每箱的批发价批发给王某等人。

1月15日、16日,警方又将其余5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3天时间内,警方在乌市骑马山路、八钢、碱泉街等处查获造假窝点6处,包装假酒库房16间,查获涉嫌运输假酒的车辆5辆,收缴包装材料10万余套,其中包括新疆军区专供酒伊力老窖、武警特供酒、五粮液、剑南春、天之蓝、洋河经典等包装材料。

此外,警方还收缴成品假酒2000余箱,其中包含1500余箱各类军供酒,500余箱伊力特系列白酒,20余箱五粮液、洋河、海之蓝、剑南春等酒,收缴赃款11万元,涉案价值总计300余万元。

目前,被抓获的15人中,11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调查中。

责任编辑: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