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谢铁成诉谢铁明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9
摘要: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召民初字第495号 原告谢铁成,男,汉族,1954年4月14日生。 被告谢铁明,男,汉族,1970年9月1日生。 委托代理人田雪花,女,汉族,1967年9月10日生。 原告谢铁成诉被告谢铁明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本院立案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召民初字第495号

原告谢铁成,男,汉族,1954年4月14日生。

被告谢铁明,男,汉族,1970年9月1日生。

委托代理人田雪花,女,汉族,1967年9月10日生。

原告谢铁成诉被告谢铁明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谢铁成、被告谢铁明的委托代理人田雪花到庭参加诉讼。此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原告是召陵镇李村四组村民。2006年5月30日,原告同村委会签订协议,原告租赁位于原李村加油站土地(南北长82米,东西宽21米),租赁期限是十年,由原告使用该土地,且原告一直按照约定支付租金。2010年被告找到原告,要求租赁该土地做餐饮生意,原告碍于双方是亲兄弟,当时口头约定被告来租赁该土地,被告租赁土地后,在土地上建造房屋。原告多次找被告协商,要求解除租赁协议,但是被告不愿意将土地租赁权交给原告,更是我行我素,继续在该土地上做生意。为了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原告具状诉至人民法院,请求1、判决解除原告和被告的租赁协议;2、依法判决被告返还原告所承包的加油站及17个月的租赁费5660元。

被告谢铁明辩称,1、房子是我们盖的,租赁合同不能说解除就解除;2、17个月的租赁费,我已经给过原告了。因为我们是开饭店的,原告在我们这里吃饭,餐费已经折抵这17个月的租赁费了;3、当时双方是说过的,有口头协议,一直到公家收回土地的时候,要占这地方,合同才终止。

经审理查明,原告谢铁成和被告谢铁明系亲兄弟。2006年5月30日,原告谢铁成和本村村委会协商之后,将原李村加油站东一半(西一半租给了刘德丰),南北长82米,东西宽21米租赁下来,约定的租赁期限是10年,谢铁成每年缴纳租金贰仟元。2014年3月16日,谢铁成又和李村二组的村民代表签了一份协议,对原租赁合同进行了部分变更,主要内容是,以后的租金不再交给村委会,而是交给李村二组,由李村二组代收这笔租金。2010年,由于谢铁明需要经营饭店生意,兄弟俩协商,由谢铁明在此经营饭店,谢铁明每年交给谢铁成租金4000元。双方仅仅是口头协商,并未签订书面的租赁协议。口头协商之后,谢铁明在此建房开始经营饭店至今。

原告还主张2013年全年以及2014年前五个月的租赁费5660元;被告辩称已经用原告在其饭店吃饭的餐费折抵了。原告不认可,被告也未提交证据。

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谢铁成和谢铁明之间的租赁协议是口头的,没有签订书面的租赁协议,按照上述法律规定,应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随时有权解除合同。在法庭对原被告调解达不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原告坚持要求解除租赁协议,判令被告返还所承包的加油站土地使用权,本院予以支持。关于双方争议的2013年全年以及2014年前五个月的租赁费5660元,按照双方口头约定的年租金4000元,17个月的租金共计5666.67元,原告要求5660元,未超过上述数额,应予以支持。被告辩称租金已经用原告就餐的餐费折抵的意见,原告不认可,就其就餐的餐费,与本案不属同一法律关系,被告可以另行主张权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解除原告谢铁成和被告谢铁明之间的关于原李村加油站土地使用权的口头租赁协议。

二、被告谢铁明于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返还原告谢铁成所占用的原李村加油站的土地使用权。并于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支付原告谢铁成租金5660元。

案件受理费100元,由被告谢铁明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孟庆东

                                                 审  判  员  李广杰

                                                 人民陪审员  郭秀兰

                                                 二○一四年八月四日

                                                 书  记  员  陈  哲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