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粜麦子_李再昂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琅嬛寻梦 发布时间:2017-06-14
摘要:农民种粮食,最主要的是解决温饱问题。以前,由于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亩产比较低,大多农民的粮食根本不够吃,有谁会去粜麦子呢?在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农民的生活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近些年来,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粮食的亩产不断提高,农民再也不用为

农民种粮食,最主要的是解决温饱问题。以前,由于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亩产比较低,大多农民的粮食根本不够吃,有谁会去粜麦子呢?在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农民的生活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近些年来,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粮食的亩产不断提高,农民再也不用为吃不饱饭发愁了。可是,吃饭只是农民生活的一部分,这个问题解决以后,其它方面的需求就越来越突出了。农民种几亩地,节余不了多少粮食,自然也积攒不了多少钱。于是,农民就开始想办法挣钱,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外出打工。打工挣的钱,比种粮食得到的钱,要多很多。可是,很多人依然还要种地,因为靠打工挣钱,有时并不是很稳定。

最近这几年,农民的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就是随着谋生方式的增多,大多年轻人的其它收入,要远远高于种地的收入,他们也就索性不回村种地了。随着村里常住人口的减少,农民种的地就相对多一些,剩余的粮食也就越来越多了。于是,农民种粮的目的主要就不是吃粮食了,大部分都成了家庭收入的一部分。就经济收入而言,农业是一种生产效率非常低的产业。一般来说,种麦子、玉米的每亩收入在1000元左右。家里就算种10亩地,每年收入也不过10000元左右。而农民外出打工,每个人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如果夫妻两人同时打工的话,10000元只是两个月的收入而已。

现在,村里消费虽然相对低一些,但和往常已经大不相同。在村民的生活中,空调、冰箱、汽车早不是什么稀罕用品了,手机更是随处可见。村里的孩子,也是普遍要上幼儿园的。如果几个孩子在县城上学,或者读大学,单是这项开支,每月就能达到2000元以上。更不要说孩子结婚的彩礼,特别是在县城买房子了。如果单靠种几亩地,甚至难以维持一个家庭的日常开支。

农业虽然很重要,但农民的生活更重要。当种粮越来越难以满足生活需要的时候,农村的问题就越发值得人们思考了。最大的问题,应该就是户口制度。有的人,已经很少在村里生活了,但他的户口可能依然在农村。虽然,户口对就业没有太大的限制,但对生活绝对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孩子上学,如果户口不在北京,就是在北京工作多少年,依然要回原户籍地参加高考。这种简单的户口制度,是捆绑在农民身上的无形枷锁,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巨大障碍。有人说,如果不采取这种户籍制度,北京的学校根本容纳不了过多的外地学生。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却是经不起推敲的。任何一个城市,在就业方面,容纳的人口都是有限的。北京经济条件再好,恐怕也难以让两亿人就业。城市人口相对稳定的时候,学生的数量也是相对稳定的。根据学生的数量,配备相应的教育资源,又有什么行不通呢?

农村的问题,又何止这些?国家对农村不能说不重视,最重视的大约就是脱贫问题了。就实际操作层面来说,脱贫工作关注的农民数量是极其有限的。而实际的脱贫效果,也并没有那么理想。不关注普遍农村存在的问题,只关注个别农民的贫困问题,作为政府来说,应该是有些本末倒置的。人们常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可以说是摇钱树,这原本也不错。只是,农民能从自己种的地上能摇下来多少钱?有的人就不那么关注了。就现在的粮价而言,小麦每斤1.2元左右,玉米每斤1元左右。就是不计成本,1亩地的收入也不会超过3000元。而每个家庭种的地,大多不会超过10亩。与其他产业相比,种粮的收入就相当可怜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特别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让这么多农民从事其它职业,简直是一个无法想象的问题。就农业社会而言,确实是这样,大家能吃饱饭,就是一个世界奇迹。可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世界的变化远远超出的人们的想象。以前收麦子需要全村人忙一个月,那时村里的学校,都有15天的麦假。现在只要几台收割机,顶多三五天就割完了。同时,其它行业的发展,可以吸收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人口的锐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社会的急剧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民问题。比如,农村的土地性质,就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农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也就是全体村民共有的,这种共有给实际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土地是共有的,却是以家庭为单位耕种,因此就要分地,特别是要把地尽量分公平。村里的地,大多是好坏不同的,因此每家都要分大小不等的若干块地。在传统的手工耕种模式下,人们并不觉得块多了有什么不方便。而当用机器耕种的模式下,地块越小越多,种地越不方便。说起来,这只是村里的事情,村里只要把地重分一次就可以了。而重新分地,又谈何容易!村里重新分地,个别村民有意见总是难免的。而政府部门,最担心的就是社会上有任何不稳定因素。乡镇领导可能会同意村里重分地,却会让村里保证不能有一个人有意见,不发生任何问题。如此畏首畏尾,村里的土地问题自然就难以有大的进展。连这样的问题都难以解决,其它问题就更可想而知了。

而尤为严重的问题,是那些外出务工的农民。他们是一种游离于城市和农村的群体,虽然平时主要生活在城市,却和农村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因为家里有地,也不是因为父母住在村里,而是因为城市不愿意接纳他们。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可能付出过艰辛的劳动,自己的收入可能也不少。只是,他们没有城市的户口,因而城市对他们就可能是一个永远的梦。单单这个缘故,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就没有安全感,就可能一直过着妻离子散的生活。对于现在社会来说,人口的流动是再正常不过了。当户口成为人们生活巨大障碍的时候,那些所谓的政府扶贫工作,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农民从粮食不够吃,到把粮食大部分卖掉,也不过短短的二三十年。然而,让农民真正的脱贫,特别是生活好起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靠几个干部到村里扶贫就能解决的。而是要弄清哪些才能农民最想解决的问题,政府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这样对提高农民的生活,对解决农民问题,才更有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琅嬛寻梦

上一篇:祭奠英雄——走他未走完的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