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焦点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食品安全谣言屡辟谣却不止 拟定性为安全信息欺诈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王淑静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02
摘要:原标题: 食品安全谣言易引发社会恐慌危害巨大围堵食品安全谣言,执法不能弱 治理食品安全谣言不仅需要法律,还要建立监管部门、科研机构、公众传媒、科学家和产业界的协作机制。在实践中,相关部门应把谣言的表现形式、谣言传播的方式、谣言制作的规律进一
  原标题:食品安全谣言易引发社会恐慌危害巨大围堵食品安全谣言,执法不能弱

  治理食品安全谣言不仅需要法律,还要建立监管部门、科研机构、公众传媒、科学家和产业界的协作机制。在实践中,相关部门应把谣言的表现形式、谣言传播的方式、谣言制作的规律进一步摸准摸透,做到精准监管、协同监管、法治监管、勤勉监管。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协同共治要调动广大消费者的力量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邢东伟

  □ 本报实习生 吴 双

  关于紫菜的谣言风波总算是平息了。

  然而,哪种食品会成为下一个谣言的对象,消费者不得而知。大家所能确定的是,滋生食品安全谣言的土壤一日不被彻底铲除,这种闹剧还会上演。

  谣言屡辟不止

  这次食品安全谣言风波源自一段视频。

  在这段网络上热传的视频中,一名女士将某品牌紫菜放入水中泡发,随后捞起撕扯。泡发后的紫菜较有韧性,女子据此判定紫菜是黑色塑料袋做的,并称“现在人心都变坏了”。

  没过几天,海南省海口市市民肖先生反映称,他在海口一家超市购买了几包紫菜,尽管吃起来也是紫菜的味,但怎么都咬不烂,也怀疑紫菜是塑料膜制成的。

  对于肖先生的反映,海口市食药监局通报称,他们对全市多批次紫菜进行抽样送检,经海南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技术鉴别,结果是:送检紫菜样本不是塑料制品。

  与此同时,北京、福建等地食药监部门也纷纷辟谣——紫菜不可能是塑料制作。这样的结论也得到了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的认可。

  多方辟谣之下,“塑料紫菜”谣言才得以平息。

  其实,类似的食品安全谣言并非第一次出现,“塑料紫菜”只能算是谣言新变种。

  《法制日报》记者搜索公开报道发现,自2014年以来,食品安全谣言从未消停过。2014年,不锈钢杯泡茶有毒、微波炉加热致癌、水果和牛奶不能同吃等谣言曾流行网络;2015年,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喝牛奶能致癌、羊肉不能吃等谣言在互联网上赚了不少流量;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牛奶中的IGF-1和酪蛋白会导致癌症、面包是“五毒俱全”的食物等谣言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对于这些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谣言,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些谣言有些是翻炒很多遍的,比如塑料大米等。有些谣言是一再死而复生,有些谣言则是不断推陈出新。”

  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看来,谣言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去传播谣言。食品安全本身就有上当效应、信息传播效应的特点。

  危害更加突出

  受此次“塑料紫菜”谣言影响,不少紫菜企业相关产品在一些超市下架,损失巨大,造成紫菜产品滞销,福建紫菜产业更是面临着巨大损失。

  对于食品安全谣言的危害,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食品安全谣言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让诚信的食品安全企业难以发展,还干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导致监管措施难以实行。谣言的盛行使得食药监部门等通过正规渠道发布的权威信息没了市场,严重干扰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正常进行,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损害了公共利益,所以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在刘俊海看来,就危害而言,食品安全谣言与其他谣言相比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对公共安全的损害更大。千家万户不能不吃东西,但是在谣言之下,每名消费者都可能受到伤害。

  刘俊海从三个方面总结了食品安全谣言造成的危害,他说:“第一,从受害者的主体范围来看,人数众多,涉及千家万户;第二,从侵害的权益看,涉及食品安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信息如果出现谣言满天飞的情况,那就没法保障了;第三,谣言对国家食品监管部门乃至整个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伤害最严重,如果谣言误导的人多,会对政府部门公信力产生影响。”
责任编辑:王淑静

涓婁竴绡囷細 他下岗打击导致精神异常 民警五年帮扶还他做人尊严

涓嬩竴绡囷細娌℃湁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