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支某某与孙某某离婚纠纷一案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9
摘要:平顶山市鲁山县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鲁民初字第1367号 原告支某某,男,住鲁山县。 委托代理人雷磊,男,鲁山县鲁阳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孙某某,女,住鲁山县。 委托代理人郭振岗,男,河南龙云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支某某诉被告孙某某离婚
平顶山市鲁山县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鲁民初字第1367号

原告支某某,男,住鲁山县。

委托代理人雷磊,男,鲁山县鲁阳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孙某某,女,住鲁山县。

委托代理人郭振岗,男,河南龙云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支某某诉被告孙某某离婚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6月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支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雷磊、被告孙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郭振岗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支某某诉称,原被告于2005年相识,是自由恋爱,被告高考后到郑州航院上为期三年的成人教育,原告一直为她上大学出生活费。2008年1月在被告家人的要求下原告自部队退伍到北京在被告舅舅的公司开车,并与被告、被告哥哥、妈妈共同生活在被告亲戚的房子。2009年4月20日原被告登记结婚,婚后被告性格暴躁,对家庭没有责任感,对原告在工作能力、工资收入上时常抱怨。2010年10月16日生育一女,原告家长到北京带孩子期间,被告多次指责谩骂老人。被告自到北京打工期间经常打牌赌博。2012年11月11日,因被告打牌不管女儿,原被告发生争执,双方大打出手,最后被告将原告赶出家门,在多次与被告沟通的情况下,被告始终不肯原谅。自2012年11月原被告长期分居至今,夫妻感情彻底破裂。现原告请求:1、要求与原告离婚;2、婚生女儿归原告抚养、抚养教育费被告每月支付500元;3、婚后夫妻共同财产股票约20万元,归原告10万元;4、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被告孙某某辩称,答辩人与原告感情虽然出现一点问题,但没有达到感情彻底破裂的地步,答辩人不同意离婚;婚生女儿现四岁,且现在女儿在答辩人处,如果法院强行判决离婚,女儿由女方抚养更有利,由原告支付女儿的抚养费每月至少500元;双方没有共同财产,相反还欠下答辩人亲戚数十万元债务,若判决离婚,债务原告应当分担一半。

本院根据原、被告的诉辩意见、举证、质证及庭审调查,认定本案事实如下:

原、被告于2002年相识后自由相恋,当时原告在部队服役,被告刚高中毕业。2008年1月原告从部队退伍,到北京在被告舅舅的公司开车,被告也在该公司上班。2009年4月20日,原、被告在鲁山县民政局领取结婚证。2009年4月21日,原、被告举行了结婚仪式,恋爱期间双方感情较好。2010年11月21日生育女儿支某。2012年11月11日晚上,原、被告因为家庭琐事发生争执,原告从家中搬出。后原告向本院提起离婚诉讼。

本院认为,原、被告于2002年相识后自由相恋,双方恋爱7年,于2009年4月20日领取结婚证,于2009年4月21日举行结婚仪式,2010年11月21日生育女儿支某,可见双方彼此经过了较深了解,有较好的感情基础。但近年在生活中双方都不注重夫妻感情的培养,在处理生活琐事上,方式有所欠妥,出现矛盾不及时化解,导致夫妻感情受到伤害,但并未达到确已破裂的地步。在今后的共同生活中,只要双方都能够及时反省自身存在的不足,互谅互让,相互体贴,双方仍有和好可能。为妥善处理婚姻家庭纠纷,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性,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支某某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300元,由原告支某某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邓丽娜

                                             人民陪审员    何伯涛

                                             人民陪审员    耿东山

                                             

                                             二О一四年七月三十日

                                             

                                             书  记  员     李  芾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