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原告范凤兰与被告马东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一案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9
摘要:河南省范县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范民初字第00028号 原告范凤兰,女,1962年3月26日出生,汉族,农民,住范县。 委托代理人乔兴成,男,1965年7月25日出生,汉族,农民,住范县,系原告丈夫。 被告马东,男,1974年10月25日出生,汉族,农民,住范县。
河南省范县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范民初字第00028号

原告范凤兰,女,1962年3月26日出生,汉族,农民,住范县。

委托代理人乔兴成,男,1965年7月25日出生,汉族,农民,住范县,系原告丈夫。

被告马东,男,1974年10月25日出生,汉族,农民,住范县。

委托代理人王树启、王善坤,河南忠义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范凤兰与被告马东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13年12月24日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郝海廷担任审判长,审判员唐辉、马曙霞组成合议庭,并向被告送达了民事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书及开庭传票。被告马东于2014年2月7日向范县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范县人民政府于2014年2月10日决定受理,本院于2014年2月10日裁定中止诉讼,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本院于2014年5月5日恢复审理,于2014年5月2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乔兴成,被告马东及委托代理人王树启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范凤兰诉称,原告与高码头镇周堂村郭正贤因土地纠纷产生矛盾,2013年11月17日下午4时左右,郭正贤、刘滨伙同马东及另一名妇女到原告家中对原告进行辱骂,后双方发生争吵,被告马东在刘滨的协助下,将原告打伤。原告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故具状起诉,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停业损失费共计10000元。

被告马东辩称,被告与原告因在电线杆上安装牌子发生争执,争执的地点是在濮台路范县高码头镇周堂村路段南北向路路东,不是在原告的家中,在双方争执过程中被告没有打骂原告,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起诉。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原告提交如下证据:

第一组证据,1、范县公安局行政处罚决定书一份;2、范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决定书一份。证明被告受到行政处罚的原因是因为殴打原告。

经被告质证,对第一份证据真实性没有异议,对证明目的有异议,该处罚决定书认定被告“朝原告脸上扇了一巴掌”不是事实,被告没有打原告;对第二份证据真实性没有异议,对其证明目的有异议,被告没有打原告。

第二组证据,范县中医院住院病历9页(包括住院证、诊断证明书、入院记录、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出院证)。证明原告在事故中的受伤情况、住院治疗情况及住院天数为33天。

经被告质证,对其真实性无异议,对其证明目的有异议,原告住院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被告殴打原告,原告面部损伤及房颤与被告无关。

第三组证据,原告的医疗费单据2张,共计3675.29元。证明原告因住院治疗、检查而支付的医疗费数额。

经被告质证,对第三组证据的真实性没有异议,但是此组证据与被告无关。

第四组证据,原告的身份证。证明原告系农村居民及原告住院治疗时的误工费用。

经被告质证,对其真实性无异议,但该证据不能证明原告的误工情况。

第五组证据,原告住院期间的护理人员乔兴成的户口本及身份证。证明原告住院期间的护理人员乔兴成系农村居民及相关陪护费用。

经被告质证,对其真实性无异议,该组证据不能证明原告护理人员的护理费情况。

第六组证据,交通费单据24张,共计480元。证明事故发生后,原告因住院治疗、检查而支出的交通费数额。

经被告质证,对其真实性及证明目的均有异议,此组证据中的车票不能证明原告住院期间支付的交通费用,理由是根据原告住所与范县中医院的路程,每次单程路费最多10元,但是10元的车票均连号,数额多达180元,50元的车票部分存在连号情况,而且面额较大,不符合交通费用的实际情况,所以对其真实性有异议。

被告提交身份证一份。证明被告本人的身份情况。

经原告质证无异议。

对原告提交的证据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来源合法,客观真实,与本案有关联性,本院予以确认;对原告提交的证据第六组,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费必须有票据印证,原告提供的交通费单据大部分存在连号,不显示时间和起止地,与本案的关联性无法确认,本院不予采信。被告提交的证据来源合法,客观真实,与本案有关联性,本院予以确认。

根据以上有效证据及当事人陈述,查明如下事实:

2013年11月17日下午4时许,被告马东在范县高码头镇冀庄村乔兴成家院门口向原告范凤兰脸上扇了一巴掌。事件发生后,原告被送往范县中医院治疗,经诊断:1、头外伤综合症、脑震荡,2、面部软组织损伤,3、房颤。住院33天,共支付医疗费3675.29元。范县公安局于2013年12月17日作出范公(高)行罚字[2013]2413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马东在与范凤兰争吵过程中扇了范凤兰一巴掌的事实,并对马东作出行政拘留3日的行政处罚。

另查明,被告马东因不服范公(高)行罚字[2013]2413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于2014年2月7日向范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范县人民政府受理后于2014年3月14日作出范政复决字[2014]第2号行政复议决定书对范公(高)行罚字[2013]2413号行政处罚决定书给予维持。原告范凤兰、被告马东在收到范县人民政府范政复决字[2014]第2号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均未向本院提出行政诉讼。

  又查明,河南省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524.94元。

本院认为,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等由此造成的其他损失。原告范凤兰因被告马东殴打而受伤住院治疗,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规定,参照河南省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原告的损失依法确认如下:医疗费为3675.29元;误工费为7524.94元/年÷365天×33天=680.34元;住院生活补助费为30元/天×33天=990元;对于护理费,应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根据原告提供的留陪护1人病历,及原告住院天数为33天,护理人员乔兴成系农村居民,确定原告护理费为7524.94元/年÷365天×33天=680.34元;原告提交的交通费票据与原告就医路程并不完全吻合,不能证明实际交通费用,且被告对交通费有异议,但原告因就医治疗,花费交通费属于必要的支出,根据原告的就医路程酌定为200元,以上各项费用共计6225.97元。原告诉请营养费,但未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意见,本院不予支持;原告未提供证据证明停业损失,故对原告诉请被告支付停业损失费,本院不予支持。被告辩称没有打骂原告,原告的面部损伤、房颤及医疗费用与被告无关,但未提交任何反驳证据证明,在举证期限内及本案审理过程中也未提出鉴定申请,故本院对其辩称不予采信。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五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马东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范凤兰各项损失共计6225.97元;

二、驳回原告范凤兰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的义务,应当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范凤兰负担20元,被告马东负担30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   郝海廷

                                             审判员   唐  辉

                                             审判员   马曙霞

                                             

                                             

                                             

                                             二О一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书记员    韩清飞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