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上诉人未培太、未现强与被上诉人胡秋珍、未县峰、魏现兵、未现青、未现魁确认协议效力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9
摘要: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安中民三终字第1108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未培太。 上诉人(原审原告)未现强。 二上诉人委托代理人马永庆,河南争先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胡秋珍。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未县锋。 胡秋珍、未县
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安中民三终字第1108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未培太。

上诉人(原审原告)未现强。

二上诉人委托代理人马永庆,河南争先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胡秋珍。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未县锋。

胡秋珍、未县锋委托代理人李安明,河南红旗渠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魏现兵。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未现青。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未现魁。

未现青、未现魁委托代理人魏现兵。

上诉人未培太、未现强与被上诉人胡秋珍、未县峰、魏现兵、未现青、未现魁确认协议效力纠纷一案,原审原告未培太、未现强于2013年8月22日向河南省林州市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原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被告胡秋珍、未县锋、魏现兵、未现青、未现魁于2005年2月14日签订的房屋分配及养老事宜协议无效并承担诉讼费。原审法院于2014年3月20日作出(2013)林民一初字第114号民事判决,未培太、未现强不服,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查明,未培太系未现强的祖父。1995年胡秋珍与未现强的父亲未用江共同生活,2000年7月25日二人登记结婚。未县锋系胡秋珍与其前夫所生之子,未用江生前与前妻生有四个儿子(长子魏现兵、次子未现青、三子未现强、四子未现魁)。1999年6月28日未用江与西街村委会签订建房协议,2000年在村西头简称现在所争议的五间房院一座(门牌号208号)。2004年年底未用江因病去世,去世时,未用江的家庭成员有:父亲未培太、长子魏现兵、次子未现青、三子未现强、四子未现魁,妻子胡秋珍、继子未县锋。2005年2月14日,胡秋珍、未县锋与未用江的四个儿子魏现兵、未现青、未现强、未现魁就该房院签订一份协议,约定:1、位于西街西头未用江夫妻原居住的房屋五间及院子现协商三间归未用江妻胡秋珍养老房所有,二间归未县锋所有(包括院子在内)(三间养老房产权归胡秋珍所有,胡秋珍有分配权),等胡秋珍百年后归五子共同所有,协商分配。2、养老问题:由于胡秋珍现还有劳动能力,60周岁以前,四子不上养老费,等胡秋珍60周岁以后,五子共同上养老费,养老费标准按当时当地标准执行。后双方因该房产的分配问题发生纠纷协商未果,未培太、未现强于2013年8月22日诉至本院。

另查明,在原审法院(2011)林民镇初字第236号胡秋珍、未县锋诉未现强所有权确认纠纷案件中,未现强辩称,是胡秋珍逼迫他们四个儿子签的这个协议。在本案中未现强称签名系胡秋珍伪造。

原审法院认为,双方协议签订的时间是在2005年2月14日,但直至2013年8月22日才诉至法院,因未培太、未现强未提供证据证明本案存在诉讼时效中断、中止、延长等法定情形,故未培太、未现强的诉请已超过了诉讼时效,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驳回未培太、未现强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0元,由二原告负担。

未培太、未现强上诉称:1、原审认定事实错误。本案争议房产系家庭共有财产,未用江去世后,二上诉人均是第一顺序继承人。2005年2月14日处分涉案房产的协议未培太不知情,未在协议上签名,该协议侵犯了未培太的继承权,依法应认定为无效协议。协议上未现强的签名不是未现强本人所签,原审未予审查严重错误。2、适用法律错误。本案是确认协议无效纠纷,依法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无效协议不因时间经过而改变效力。原审判决以上诉人的诉请超过诉讼时效予以驳回错误。综上,请求撤销原判,确认关于房产分配及胡秋珍养老事宜的协议无效。

胡秋珍、未县锋答辩称:在2011年胡秋珍、未县锋诉未现强所有权确认、排除妨害一案中,未现强答辩时认可在协议上签字,(2011)林民镇初字第236号民事判决书中显示。虽然未现强主张是受逼迫所签,但未提供证据证明,未现强以没签字主张协议无效不能成立。未用江去世后,未培太在分割财产两年内未提出任何异议,其请求超过诉讼时效。综上,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魏现兵、未现青、未现魁答辩称:同意上诉人的上诉意见。

二审查明的事实与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2005年2月14日,胡秋珍、未县锋与未用江的四个儿子魏现兵、未现青、未现强、未现魁就涉案宅院签订的协议没有证据证明系违反签订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故对协议签订人具有约束力。未现强以其未在协议上签字主张协议无效,但在原审法院(2011)林民镇初字第236号民事案件审理中未现强答辩认可其在协议上签字,其主张是受胡秋珍逼迫所签,由于其未提供充分证据予以证明,故该项上诉理由不予采信。未培太以该协议侵犯了其继承权主张协议无效,但其在协议签订后八年才提起诉讼,也未提供证据证明存在诉讼时效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定情形。未培太、未现强认为确认协议无效纠纷,依法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于法无据,本院不予采信。综上,未培太、未现强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未培太、未现强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崔素萍

                                             审  判  员    王书卿

                                             代理审判员    闫海英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四日

                                             书  记  员    刘  悦

 

 

安法网11996号



责任编辑:海舟

上一篇:吕某某交通肇事一案一审刑事判决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