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司法制度

旗下栏目: 法理学 宪法学 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经济法 诉讼法 司法制度 国际法

让人民信赖托起法治中国的美好明天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贺小荣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2
摘要:让人民信赖托起法治中国的美好明天
  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才能越走越宽广;只有始终将人民信赖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基础才能越来越厚实。我们一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公正司法、勇于担当赢得人民信赖,让人民信赖托起法治中国美好明天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一年一度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作为过去一年来人民法院在审判执行、司法改革、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完整呈现,凝聚着全国三十余万法院干警一年来的辛劳和汗水,即将接受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和两千余名全国政协委员的检阅和审议,必将引发亿万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评价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也是观察中国司法改革和法治进步的一个重要窗口。

  人民法院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要看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一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以非凡的工作业绩描绘了一幅幅民主法治的壮丽画卷,用平凡的法治故事谱写了一曲曲公平正义的动人乐章。回顾过去的2016年,人民法院坚守公正、勇于担当,锐意改革、砥砺奋进,用一个个具体的改革举措丰富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用一件件公正的判决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理解和认可。

  以司法公正赢得人民信赖。人民群众评价法院工作,首先要看公平正义的底线坚守得牢不牢。2016年,各级法院有效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的刑事司法原则,确保侦查、起诉、审判的案件事实经得起法律检验,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对656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420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依法再审改判1376件刑事案件。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这一洗雪21年沉冤的判决,不仅还了聂树斌及其家人一个公道,而且传递了人民法院勇于担当、实事求是、捍卫公正的坚定信念。“聂树斌案被认为是中国司法体制改革跋涉前行进程中的一个标杆事件”。

  以司法效率赢得人民信赖。“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司法不仅要公正,而且要高效。如何在法定期限内尽快修复因不法行为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害,一直是公正司法的应有之义。一年来,一是各级法院通过法官制度改革要效率。如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推行改革之后,一线法官人均办案357起,审结案件上升30%,涉诉信访下降20%。2016年,全国法院在新收案件同比上升18.1%、法官人数不增反减的态势下,审结1979.5万件,结案率达到85.84%。二是通过大数据和信息化要效率。截至2016年底,全国3520家法院全部实现了网上互联互通,网上立案、网上送达、网上执行大大提高了审判和执行效率。全国3389家法院利用查控系统共查询案件975万余件,查询银行存款37.8万亿元,冻结752亿元。三是通过审判工作机制改革要效率。截至2016年3月,全国212家试点法院刑事速裁程序适用率在20%以上,速裁案件10日内审结的占92.45%,当庭宣判率达96.2%,被告人上诉率仅为2.13%。

  以司法公开赢得人民信赖。要让人民接受裁判的结果,首先要让人民实实在在看到司法裁判形成的过程。开通中国审判流程公开网,变当事人千方百计打探案件消息为法院主动推送案件信息。截至2016年10月16日,各级法院共公开审判流程信息25.5亿项,推送短信3473.6万条,大大提高了司法裁判的公开化和透明度,让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无处藏身。开通全国法院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信息网,确保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公开公正。进一步完善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超过2680万份,网站访问量突破62亿人次,用户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网。建成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累计公布执行信息4711万条,提供执行案件信息查询5939万人次。通过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打消了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司法过程的猜忌和怀疑,基本形成了阳光透明的司法工作机制。

  以司法便民赢得人民信赖。在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诉讼是否方便理应成为判断司法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近年来,如何让人民群众在立案、庭审、送达、执行等各个方面均能感受到方便、快捷,一直是司法改革秉持的价值取向。立案登记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有案不立、有诉不理、拖延立案、增设门槛”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立案难”问题,2016年全国法院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95%。诉讼服务中心的普及推广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司法为民的温度。截至目前,全国98.9%的法院建立了诉讼服务大厅,2189家法院开通诉讼服务网,781家法院开通诉讼服务手机App,1734家法院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吉林、浙江等地还探索建立“电子法院”和“互联网法院”,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方便群众诉讼。大力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全国有1900余家法院入住互联网拍卖平台,共计网拍43万余次,成交额2700亿余元,平均溢价率为74.7%,为当事人节省佣金81亿元。

  以司法公信赢得人民信赖。司法的公信和权威最终取决于人民的拥护和信赖。一年来,“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变了过去层层审批式的行政化运行模式,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赖程度。如北京法院院庭长全年办案138773件,占结案总数的21.2%。上海法院院庭长办案已经成为常态,全年院庭长办案14.14万件,同比上升20.4%。此外。审判环节的透明公开大大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如江苏法院2016年办理涉诉信访案件18110件次,同比下降15.99%,保持了连续七年的下降趋势。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新一轮司法改革成效初显,老百姓已经成为公平公正司法体制的最终受益者,“改革后,入额法官每年人均办案数是上升的,一审法院裁判后当事人上诉率是下降的,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数也呈下降状态。这些都说明办案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提高,司法公信力得到了提升”。

  以司法民主赢得人民信赖。司法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在司法活动中的生动体现。2016年,全国法院继续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一是改革选任条件,通过提高任职年龄、降低学历条件,让更多熟悉社情民意、德高望重的普通群众加入人民陪审员队伍。二是改革参审机制,适当扩大参审案件范围,让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公共安全、医患纠纷、邻里纠纷等可能引起当事人较大争议的案件,可以有效提升裁判的社会认同度。2016年,全国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306.3万件。实践表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可以有效实现司法专业与大众认知的统一,当事人服判息诉的比例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感受和评价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才能越走越宽广;只有始终将人民信赖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基础才能越来越厚实。我们一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公正司法、勇于担当赢得人民信赖,让人民信赖托起法治中国的美好明天

责任编辑:贺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