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素笺不言,雕文有声_天朗气清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梅静的博客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1-16
摘要:清代扬州雕版印刷的兴盛,除了官府力倡之外,文人学士亦贡献颇巨。如儒商马曰琯、马曰璐兄弟、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九省疆臣阮元,均组织刊刻了多部书籍。名列 “扬州八怪”之中的郑燮、金农还亲自手书上版,刻印了极

清代扬州雕版印刷的兴盛,除了官府力倡之外,文人学士亦贡献颇巨。如儒商马曰琯、马曰璐兄弟、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九省疆臣阮元,均组织刊刻了多部书籍。名列“扬州八怪”之中的郑燮、金农还亲自手书上版,刻印了极为精雅的《板桥集》、《冬心先生集》等。

晚清时期,西方印刷术从沿海大城市进入中国,逐渐向内地大城市辐射。由于扬州属中小型城市,雕版印刷退出舞台的步伐明显缓慢再加上扬州文化积淀丰厚,喜爱和精于刻印的人很多,尤其是一些民间匠师,以开设私营书店的方式,让这一技术得到了延续。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随着工商企业公私合营制度的实行,国有的新华书店将私营书店收归、整合为古旧书店。因图书馆和学者对古籍的需求,1960年,该店成立了专事古籍印制的部门——扬州市广陵古籍刻印社。起初,该社使用陈恒和书林的古籍书版印刷线装书,后来,为了丰富古籍品种,又选用古旧书店收购的珍稀古籍为底本,新刻书版印书。但由于版源有限,1961年,古旧书店鉴于苏浙地区藏版损毁严重的情况,向上级提出集中保管、使用全省古籍版片的书面建议。

这一建议得到了时任扬州市文化处处长张青萍、扬州市市长钱承芳、江苏省文化局局长周村的支持。不久,江苏省文化局发出征集省内藏版的通知。随后,扬州市政府决定,将广陵古籍刻印社由邗江路迁至高旻寺大院内,接收原苏北干部疗养院房屋六十余间,用于版片保管和雕版印刷生产。

1962年初,刻印社迁址完毕,原收藏在南京、苏州等地的书版陆续运抵。当年,该社又与浙江省图书馆达成协议,起运部分藏版,交广陵刻印社整理、修补、重印。

在其后的一年间,广陵刻印社集中了约二十万片书版,其中有丛书五十七种,单行本一百二十五种,计八千九百余卷。为适应保管书版、刻版、修版、印刷、装订的需要,刻印社增聘了雕版印刷老技师和年轻工人,人员增加到六十余人,并分设了写刻、印刷、装订三个生产车间,刻印社从一个小作坊发展为颇具规模的企业。

拯救,在1972

1968年的冬天,在扬州城的西南角,被古运河与仪扬河包围着的一片地方,刺骨的北风掠过水面,刮打着一扇辨不出颜色的寺院大门。门楣上方,敕建高旻寺”的牌匾黯淡而陈旧。

推开寺门,里面传出的不是晨钟暮鼓、僧众诵经的声音,而是噪耳的机器轰鸣。方丈室后面的杂物间和炊房里,一块块看上去颇有些年头的木板,胡乱地散落一地。寺后小山上的两栋房屋,门窗大敞,依稀写有“新华书店”字样的封条,在风中哗哗作响。

“作孽,作孽啊!”寺庙围墙外,飘来一声痛彻肺腑的叹息。

这,是为了那些被弃如鄙帚的木板而生的叹息。因为,那不是普通的木板,而是承载着扬州乃至中国千年文脉的雕版!

雕版的命运何以沦落至此?事情得从1966年那场史无前例的风暴说起。偏于一隅的广陵古籍刻印社未能幸免于风雨,以“传播封资修的黑工厂”之名强令撤销,在编人员与资产并入新华书店,版片、半成品被封存,工人全部遣散。

临行前,刻印社负责人王澄带领工作人员将全部版片作了整理,送入寺后小山上的两栋版库,封好门窗,并雇了两个农民代为看守。

不久,“破四旧”的风潮又起,为防止版片被毁,王澄赶回高旻寺,将版库糊上窗纸,加上门锁,并贴上“新华书店红卫兵封”的纸条。

这一招终究没能版片躲过灾难1968年,邗江县革委会决定在高旻寺建设邗江丝厂。该厂人马一到高旻寺,就拆庙建厂房,并强占原刻印社空房,砸开版库门锁。历经千百年岁月而得以保存的书版,被工人像瓦片一样乱抛乱扔,或是当柴禾塞进了灶膛,稍微识货的则将版片拿回了家,整个版库毁坏一空。

心中滴血但手无寸铁的王澄,唯有奔走、呼号。终于,在1972年春,《人民日报》一位姓丁的记者来扬州采访时,了解到了这一情况,赶赴高旻寺,亲睹了版片受损的惨状。震惊之下,他拍下照片,并很快撰文在《内参》披露。

此文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重视,他指示国务院文博组“立即过问,务必抢救”。总理的指示很快在江苏省和扬州市贯彻执行。江苏省革委会通知扬州市革委会,立即抢救保护书版,并拨款一万元作为经费。扬州市责令丝厂当日让出强占的版库,市新华书店迅速成立抢救小组。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劫后余存的十多万片雕版全部整理、登记完毕,版库交新华书店雇专人看管,并定期薰蒸杀虫。

老树新枝

古籍版片的抢救,使濒临灭绝的雕版印刷技术保存了下来。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陵古籍刻印社恢复重建,并更名为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归属扬州古籍书店领导。

然而,和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在现代工业飞速发展的社会中,雕版印刷不可避免地显现出与生产力要求的不合拍。是让它成为博物馆里的展示品,还是让它跟上时代的脚步?“我们认为,生产性保护是让传统技艺焕发青春的良策。”曾经担任过广陵古籍刻印社社长的刘向东先生回忆往事,依然充满深情。

责任编辑:梅静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