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政绩造假,他们用了哪些荒唐手段?_川湘子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廉政学者川湘子的法律博客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2-06
摘要:导读: 虚伪的政绩,看上去很漂亮,但它也是政绩的毒品 。 ◆ 为 完成案件指标 ,公安 编造吸毒案 由于局里查获的吸毒人员少,在黑龙江垦区公安系统排名靠后多次受到领导批评,克山公安分局局长李某暗示干警可以采用找人冒充吸毒人员完成案件指标,部分干

导读:虚伪的政绩,看上去很漂亮,但它也是政绩的毒品

政绩造假,他们用了哪些荒唐手段?_川湘子

完成案件指标,公安编造吸毒案

由于局里查获的吸毒人员少,在黑龙江垦区公安系统排名靠后多次受到领导批评,克山公安分局局长李某暗示干警可以采用找人冒充吸毒人员完成案件指标,部分干警、协警通过给好处费的方式让不吸毒的老百姓冒充吸毒人员,编造吸毒案件26件。黑龙江省九三农垦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判处齐齐哈尔农垦公安局克山公安分局局长李某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法制晚报2017年2月4日)

西安环保官员为政绩造假用棉纱堵空气采样器

近日有知情人曝出,西安环保局长安区监测站站长,私自截留监测站钥匙,派人潜入站内,用棉纱堵塞采样器,致监测数据多次异常。目前,环保长安分局局长、监测站站长、副站长等人被警方带走。据知情人讲:政府部门对环境末位的官员有处罚要求,官员给采样器堵棉纱,是为了改良数据逃避处罚。因为以前没有类似的违法处理,环保系统内的官员也就不知道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华商报2016年10月25日)


政绩造假,他们用了哪些荒唐手段?_川湘子


31家基层政府主导参与“买外资”旨在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据南都报道,江苏淮安的一起刑事犯罪案件,揭开了一些基层地方政府“招商作假”的链条。据淮安市淮阴区法院于2015年12月做出的一审判决,淮安市有31家基层政府参与“借用外资”一事,涉及金额近30亿元,基本囊括了该市的主要区县和乡镇、街道。其方法是借用港澳特区商人的身份,注册纯粹的空壳公司,从中介那里借来“外资”,注资完毕1-3天后,再以支付工程款、设备款的名义把资金转回去。

政绩造假,他们用了哪些荒唐手段?_川湘子

陕西勉县纸上造田五万亩弄虚作假充政绩

2012年8月,在多家网站上同时出现了一条“新闻”:《勉县三年建成基本口粮田近五万亩》。该“新闻”称,勉县近三年在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口粮田建设项目方面,投资1187万元,建成口粮田1.1万亩;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口粮田建设项目方面,投资3424万元,新建口粮田7428亩,完善提高口粮田3.1155万亩。而《陕西日报》记者通过反复调查发现,勉县这个“建成基本口粮田近五万亩”的“五万亩”,实际上是省发改委近三年来下达给该县的造田指标总和,而该县其实并未新建这么多良田;所谓的造田面积,仅仅只是体现在“纸面上”而已。

乡镇造假完成县里下达的目标,负责人被提升职务

报载,江西省南部山区某县开展创亿元乡镇和农村人均纯收入超六千元活动,仅半年时间,一个原来只有一家亏损的砖瓦厂和一家服装厂的乡,在上报数字时却变成了拥有建材和服装两个集团公司;而这个乡上报的达到亿元乡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超六千元的目标,也使乡里两位负责人因“政绩突出”分别被提升到县里某部门任要职。其实,这背后却是“政绩造假”,该乡依然“一切照旧”。

江苏一财政所冒用身份买房完成税收

江苏省灌云县下车镇村民朱恩明在城里买了一套二手房,可是当他拿着购房合同和发票去地税大厅缴纳契税的时候,却被工作人员告知其名下已有一套价值500万元的房产。记者根据房地产交易契税表上的信息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房源是假的、卖方单位是虚拟的、买房人的身份是盗用的。朱恩明多次向镇政府讨要说法,财政所工作人员不经意间透露出“我们是为完成上面任务”的内幕。(央视网2015年2月4日)

湖南经济普查,某地6亿产值上报为44亿

据报道,湖南在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中抽查发现统计造假行为:某地5.8亿元的产值上报为44亿元,1.1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上报为7.8亿元;停产的、未投产的、被兼并的,甚至连地址都找不到的企业,还在上报“产值”;一些部门分解任务,伪造资料,“指导”企业上报虚假数据……

政府威胁制药企业配合造假

“我们公司的多数产品还处于研发和临床试验阶段,还没大规模上市,年实际营业收入1000多万元。”一家生物制药企业负责人说,过去几年,当地统计人员让按他们授意的数据上报营业收入,如果企业不肯,就到企业做劝说工作,甚至“威逼利诱”,称如果企业不配合,当地政府就取消给予该企业的优惠政策,让企业很无奈(2016年5月19日半月谈网)。

辽宁省长在政府报告中首次对外确认地方政府财政数据造假

2017年初,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求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对外确认,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新京报》2017年1月18日)。


政绩造假,他们用了哪些荒唐手段?_川湘子


原审计署官员揭秘经济数据造假:过去几年搞得太高

央广网财经2015年3月4日消息,中国经济数据造假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在小组会议上称,过去几年中国经济数据造假严重,这种情况在去年得到了遏制,但造假仍然存在。董大胜引述一位地方官员的话称:“过去几年搞得有些太高了,现在一下降下来就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我们要逐年消化。”

◆点评

“数据出官,官出数据”, “源头造假”、“下达”指标、“威逼利诱”、根据概念“套”出数据……数据造假其实是一种政绩病。新加坡国立大学邓永恒教授的团队不久前搜集中国283个中小城市的市长和市委书记10年的政绩和升迁结果。根据这项统计,如果市委书记和市长任期内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上一任提高0.3%的话,升职概率将高于8%。当数据与官帽挂钩时,面对着可以玩“猫腻”的数据,官员岂能无动于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党员干部一定要以此为遵循,切实转变不合时宜的观念,深刻认识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以正确的政绩观端正作风、引领工作、干好事业。要认真“做事”而不是“做秀”;要真正“造福一方”而不是“造势一时”;要有踏石留痕、抓铁有印的精神,切忌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态度。


政绩造假,他们用了哪些荒唐手段?_川湘子


延伸阅读>>>>

古代和外国如何治理政绩造假?

责任编辑:廉政学者川湘子的法律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