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

黄作源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申诉行政裁定书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1-31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书 (2015)行监字第668号 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黄作源。 委托代理人:曾雄伟。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周家斌,该市市长。 委托代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书

(2015)行监字第668号

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黄作源。

委托代理人:曾雄伟。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市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周家斌,该市市长。

委托代理人:陈开辉,北海市法制办公室干部。

委托代理人:沈善卿,北海市法制办公室干部。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法定代表人:王洪,该局局长。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国土资源局。

法定代表人:雷三忠,该局局长。

委托代理人:郑俊志,北海市国土资源局干部。

委托代理人:林菁菁,北海市国土资源局干部。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规划局。

法定代表人:关国明,该局局长。

委托代理人:范豫衡,广西海鑫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李海文,该区区长。

一审第三人:北海光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永强,该公司董事长。

再审申请人黄作源与被申请人北海市人民政府、北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北海市国土资源局、北海市规划局、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海城区政府)、一审第三人北海光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都公司)行政赔偿纠纷一案,不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14)桂行终字第26号行政判决,向该院申请再审,该院于2014年11月14日作出(2014)桂行申字第155号驳回再审申请通知书。黄作源不服,向本院申请再审。

黄作源申请再审称:一、拆迁许可证颁发无效;二、拆迁人光都公司不具备拆迁主体资格,且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的程序和内容违法、趁人之危,故应无效;三、原审适用法律错误,程序违法。一审法院不允许其变更赔偿方式是错误的。依据无效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确定争议房屋及附属物损失等与行政赔偿“损益相补”明显不当,属于适用法律错误;四、房屋附属物损失计算的证据采信有误,认定拆迁造成的损失属于拆迁补偿范围应由光都公司补偿错误。因此,请求本院撤销(2014)桂行终字第8号行政判决,再审支持其诉讼请求。

经审查,本院认为:一、关于光都公司取得的《房屋拆迁许可证》效力及光都公司的拆迁主体资格问题。光都公司于2004年6月30日取得拆许字(2004)第2号房屋拆迁许可证,为其项目工程建设实施拆迁,再审申请人的被拆迁房屋位于光都公司持有的拆迁许可证范围内,故光都公司是合法的拆迁主体。关于拆迁许可证的效力问题,不属于本案审查的范围,再审申请人可以另行提起诉讼。

二、关于再审申请人与光都公司签订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的效力问题。经审查,2007年3月29日,拆迁人光都公司(甲方)与被拆迁人黄作源(乙方)就房屋拆迁事宜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约定乙方被拆迁的砖木结构房屋,占地面积224.5平方米,建筑面积224.5平方米,甲方在三合口村搬迁回建地(贵都花园)内安排60平方米宅基地一块给乙方作为回建用地(详见三合口村搬迁回建地总平图A8-3号),甲方一次性补偿乙方现金218000元。该协议还约定,乙方被拆迁房屋的补偿安置及房屋附属设施相关补偿金额及其他一切补偿补助费用与甲方提供所调换产权宅基地的价值,在此基础上甲乙双方已实现一次性全部结清产权调换的差价,乙方无任何理由再向甲方索取任何费用。由此,再审申请人的房屋等财产已得到补偿,其不能就已经获得补偿的同一物权再次主张权利。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的效力问题,不属于本案的审查范围。

三、关于一审法院不允许再审申请人变更诉讼请求是否妥当问题。再审申请人主张一审法院不允许其变更第二项诉讼请求的行为错误。本案中,再审申请人所主张的在一审时的诉讼请求变更是将原诉请判令被告赔偿宅基地损失变更为诉请判令被告赔偿房屋灭失需重置价损失金额,属于新的诉讼请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解释)第四十五条的规定,除有正当理由外,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后,原告提出新的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又因为海城区政府并非本案的适格被告,一审法院也最终驳回了再审申请人对海城区政府的诉求,故一审法院未准许再审申请人变更诉讼请求对其实体权利并无影响。因此,再审申请人诉请的房屋损失在其与光都公司签订并已实际履行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中得到了实际补偿,一审法院不允许其变更诉讼请求并不影响本案实体处理的公正性,一审法院的裁判并无不当。

四、关于房屋内物品损失的证据采信问题。经审查,再审申请人要求赔偿的房屋内物品损失并未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原审法院不存在有证据而故意不予采信的问题。再审申请人主张的房屋、水井等其他财产,属于拆迁补偿的范围,已在再审申请人与光都公司签订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中以货币补偿方式一次性终结。再审申请人在二审中提出增加赔偿生活用品、电表、水表等损失3000元的诉求,二审法院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四十五条的规定,未予准许其增加的诉讼请求,该处理并无不当。

综上,黄作源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的情形。本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四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黄作源的再审申请。

审判长  宫邦友

审判员  刘 敏

审判员  于 泓

二〇一五年七月十五日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