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行政案件判决书

旗下栏目: 行政案件判决书

冯东花等人诉洛阳市政府、洛龙区政府请求撤销李红林宅基证纠纷一审行政判决书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2-02
摘要:冯东花等人诉洛阳市政府、洛龙区政府请求撤销李红林宅基证纠纷一审行政判决书 提交日期: 2014-07-22 17:19:43 洛阳市洛龙区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14)洛龙行初字第09号 原告:原告:冯东花,女,汉族,1934年10月29日出生。 原告:李玛瑙,女,汉族,19

冯东花等人洛阳市政府洛龙区政府请求撤销李红林宅基证纠纷一审行政判决书

提交日期:2014-07-22 17:19:43

洛阳洛龙区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14)洛龙行初字第09号

原告:原告:冯东花,女,汉族,1934年10月29日出生。

原告:李玛瑙,女,汉族,1956年10月28日出生。

原告:李双荣,女,汉族,1959年9月30日出生。

原告:李双玲,女,汉族,1963年8月21日出生。

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谢红伟,河南明昕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

被告:洛阳市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李柳身,市长。

委托代理人:田慧卿,河南万基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

被告:洛阳市洛龙区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孙延文,区长。

委托代理人:葛长顺,该政府法制办工作人员,特别授权。

第三人:李红林,男,汉族,1954年4月26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张运超,河南万基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

原告冯东花、李玛瑙、李双荣、李双玲诉洛阳市洛龙区人民政府(下称洛龙区政府)、洛阳市人民政府(下称市政府请求撤销第三人李红林集体土地使用证一案,经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洛行辖字第168号行政裁定书裁定本院审理。2014年2月27日由本院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4年4月18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庭审中原告冯东花、李玛瑙、李双荣、李双玲及委托代理人谢红伟,被告区政府委托代理人葛长顺,被告市政府委托代理人田慧卿,第三人李红林及委托代理人张运超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经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延长审理期限90天。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1996年原洛阳市郊区人民政府为李红林颁发洛郊集建(±06)字第003011号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  

原告诉称:原告冯东花与丈夫李长梅生育两子三女,长子李红燕、次子李红林、长女李玛瑙、次女李双荣、三女李双玲。冯东花和李长梅婚姻存续期间在原洛阳市郊区洛北乡(现行政区划已变更为西工区)西小屯村3组申请取得一处面积160.9平方米的宅基,全家自筹资金、共同参与、分两次在其上盖了五间砖房,并依法取得宅基证。后李长梅不幸于1995年8月15日病故。当时全家财产分割和继承问题未进行磋商。前不久村里整体拆迁,原告发现李红林已将上述房产的使用权证变更至自己名下。各原告认为,作为李长梅的合法继承人,对上述房产具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被告洛龙区政府在原告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上述宅基的使用权变更给李红林,其行为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请求法院依法撤销原郊区人民政府颁发给李红林的洛郊集建(±06)字第003011号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

原告向法庭提交了以下证据:

第一组证据:由洛阳市西工区洛北乡西小屯村委会出具的证明1份、由洛阳市公安局西工派出所出具的常住人口登记表1份。证明:1、原告冯东花与李长梅系夫妻关系,共生育五个子女,长子李红燕、次子李红林、长女李玛瑙、次女李双荣、三女李双玲;2、李长梅于1995年8月15日病故。

第二组证据:由洛阳市公安局西工派出所等出具的原告冯东花、李玛瑙、李双荣、李双玲的户口本、身份证。证明:1、几原告均为洛阳市西工区洛北乡西小屯村村民;2、原、被告均为本案的适格当事人。

被告洛龙区政府辩称:1、洛龙区政府不是适格被告,2000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原告所诉土地使用证证载土地归属于西工区政府管辖,行政管理权的行使应由调整后接受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承担,其应作为本案被告。2、原告经行起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该土地纠纷应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由政府处理。当事人对处理不服。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3、原告的诉求已明显超过诉讼时效。4、洛龙区政府为李红林颁发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事实清楚,程序合法。第三人李红林及原告冯东花四人等所在的西小屯村原属洛阳市郊区人民政府管辖,居住的土地属集体土地。从1992年开始,原郊区政府在全区开展了村庄地籍调查和登记发证工作。当时,第三人的父亲李长梅健在。1996年8月,冯东花写出书面申请,要求将宅基地户主姓名改为李红林。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结合原告及第三人家的实际情况,经村、乡同意后,按照正常程序为第三人李红林制作了地籍调查表和土地登记表等地籍档案,随后为其颁发了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

被告洛龙区政府向法庭提交了以下证据:

李红林地籍档案一套。1、卷宗封面;2、土地登记审批表卷面;3、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基本情况;4、对土地使用的审批意见及结果;5、地籍调查表卷面;6、宗地位置及编号;7、宗标示、四至;8、宗地草图;9、地籍调查结果;10、86年宅基地使用证。证明:原郊区人民政府为两第三人颁发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事实清楚,程序合法。

被告市政府辩称:1、答辩人的诉讼主体资格不适格。原告所诉请求撤销洛郊集建(±06)字第003011号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是由原郊区人民政府颁发给第三人李红林,而非市政府所颁。原郊区人民政府更名为洛龙区人民政府,根据《行政诉讼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的有关规定,答辩人不是本案的适格被告。2、洛阳市市区区划调整后,城市辖区内的农村居民住宅用地的批准职权转由答辩人行使。具体程序是由当事人申请,洛阳市国土资源局依法定程序进行登记,由答辩人颁发土地权利证书。

被告市政府没有向法庭提交证据。

第三人李红林述称: 1、区政府发证行为合法有效,由申请人申请,程序也合法;2、区政府不是合格被告;3、原告在09年或2010年就已知道该证变更到李红林名下,也远远超过了诉讼时效。应当驳回原告起诉。

第三人李红林向法庭提供以下证据:

1、2013年7月31日原告冯东花起诉状一份。2、2013年8月21日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一份。证明:一、原告承认将全部房产分给李红燕和李红林。二、原告冯东花认可本案争议现房产不是分割房产,而是系答辩人新建房产。

经过庭审交换证据,双方质证、认证,查明以下案件事实:

原告冯东花与已故丈夫李长梅生育子女两男三女,分别为长子李红燕、次子李红林,长女李玛瑙、次女李双荣、三女李双玲。李长梅于1995年8月15日因病去世。李长梅生前系西小屯村村民,在没有实行宅基地登记时,其父母给李长梅夫妻留下老宅院一所,位居西小屯村东,冯东花夫妻与子女均在此院内居住。1981年,次子李红林结婚后,李长梅夫妇随李红林搬至新宅院居住。长子李红燕夫妻带两个儿子在该宅院内居住至全村整体拆迁之时。该宅院使用权在1984年12月登记于长子李红燕名下,之前该宅院未进行过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1992年原郊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开展地籍调查登记发证工作,1996年经核查原郊区政府为李红燕颁发了郊集建(±06)字第003173号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李长梅病故后,冯东花仍旧与李红林夫妻及孙女在新宅住至2009年。2010年初,因西小屯村的房屋全部拆除,冯东花又到长子李红燕家租住的房屋居住至2013年初。后因家务事发生纠纷,冯东花不再和两个儿子居住,由村委会协调居住在西小屯村委会的一间房内,由三个女儿轮流照顾。2013年8月初,因赡养问题冯东花到西工法院起诉五个子女,要求子女给付生活费每人每月300元,并判令两个儿子分别将位于西工区西小屯村的房屋拆迁补偿面积各转让30平方米,并由原告冯东花享受该面积的相关权益。2013年8月底,又撤回该起诉。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