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真正的哲学?_辽大李钊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维斯海特学园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1-19
摘要: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真正的哲学,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不易有结论的问题,更是一个有结论但不一定服人的问题。 钱钟书先生说:“中国从来没有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这句话有两层含义,近代研究哲学的学者缺乏原创,仅仅会研究休谟、康德和

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真正哲学,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不易有结论的问题,更是一个有结论但不一定服人的问题。


钱钟书先生说:“中国从来没有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这句话有两层含义,近代研究哲学的学者缺乏原创,仅仅会研究休谟、康德和黑格尔,而没有原创的哲学思想。另一层含义则有些“大逆不道”,意即孔、老、程、朱、陆、王根本不算哲学家,他们的治学也算不上哲学。


我素来敬仰钱钟书先生的道德文章,但对他关于中国哲学的观点不敢苟同。“哲学”一词本为舶来品,是中文从日文中假借的词汇。在德文语境中,“哲学”写作“Philosephi”。词根“Philo-”意为“爱”,-sephi来源于希腊语,意为“智慧”。因此,“哲学”并不是“智慧”本身,而是“爱智之学”。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所做“物理之后”(Metaphysics)被中文翻译为“形而上学”,在西方语境下也与哲学类同,意味对超验的本体的追问。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哲学即“追求本体智慧的学问”。


那么,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哲学家,实际上就是问“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对本体的发问者”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老子《道德经》虽五千言,但微言大义、字字珠玑,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在老子看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个东西就被称之为“道”。万物皆由道而生,它是万始之始,独立不变,运行不息。这就是中国先哲对宇宙本体的认知,怎可不算哲学。若老子不算哲学家,古希腊米利都城邦的泰勒斯(Thales)更难言“哲人”。


唐末儒学复兴后,北宋关学创始人张载认为“气聚则万物生成”,“气”是客观世界的物质承担者,解释得是物质世界为什么能够存在。北宋理学家程颐和南宋闽学代表朱熹在张载的基础上由提出了“气”之外的“理”的存在,解释了客观世界为什么能够丰富多彩。


因为按照张载的理论,万物的本质都是“气”,但既然万物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却能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如花、草、树、山川等不同的物质形态等。程朱认为,这是因为不同的事物要遵循不同的“理”,这个“理”就是万物的“性”。换言之,客观事物需要具足“气”与“理”,才能存在,这就是著名的程朱理学。


我们可以发现,这里的“气”是存在的依据,“理”是分类的依据,这似乎就是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中所说得“种属关系”。其中,“气”是“种”,“理”是“属”。因此,若说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程朱岂能不算?


然而,程颐的哥哥程颢的后学陆九渊、王阳明对“理”有不同的解释。程朱理学认为“理”是“性”,即万物特有的性质,但陆、王则认为“心即理”,这一学派后来发展称为“心学”。


陆、王认为,我们看见的客观事物实际上都是客观事物在人们主观中的映像,所谓的“花”“草”“树”只不过是我们看到植物后主观给他们的分类,就植物本身来说并不存在什么分类,实际上就是“物由心造”。王阳明后来将其发展为通过“修心”而“致良知”的学问。


“物由心造”实际上与西方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异曲同工,虽然陆、王与康德在人类理性的认知上最终南辕北辙,但是其基本哲学思考仍然有较强的一致性。如果我们习惯将康德视为德国古典哲学巅峰,那么为什么不承认陆、王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呢?

责任编辑:维斯海特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