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原创—商人思维下的城市更新尽职调查_陈桂平合伙人律师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法律工匠 发布时间:2017-05-21
摘要:导言: 许多人,不管是大型企业的客户,亦或者是个人客户,总以为聘请律师做某类型的法律服务,律师手头都有模板,甚至有时这个也是作为压低律师费的一个筹码,实际上,并非如此。反过来,也有律师为企业或者个人提供法律产品时,时不时也用模板,由此也造

导言:许多人,不管是大型企业的客户,亦或者是个人客户,总以为聘请律师做某类型的法律服务,律师手头都有模板,甚至有时这个也是作为压低律师费的一个筹码,实际上,并非如此。反过来,也有律师为企业或者个人提供法律产品时,时不时也用模板,由此也造成了恶性循环,但是,前述两方均有时忽视了律师法律服务的本质,即其是法律知识、社会阅历与智力的结合,既然如此,需求不同,意味着同类型的法律服务其就不存在模板式的服务。

跟不少人,无论是客户还是朋友,同行交流或者打交道久了,得出的一个评价系我是商人型律师”。对此,我也不否认,我也不觉得这是一个贬义的标签。当然,我个人觉得根本原因可能一半源于我是潮汕人,另一半源于我是律师,而我所提供法律服务的对象是理智的个人或者企业家,如果不从商人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利益,估计,我所提供的法律服务,也慢慢变成了模板化。

由此,以城市更新项目的尽职调查来说明一下,为何需要商人的思维来处理客户的法律需求。

一、尽调的目的定位

城市更新的尽调要区分是何种类型的城市更新项目,同时考虑客户的要求律师提供尽职调查的目的,单纯的从法律层面去做尽职调查,实际上并不会给客户带来多大的惊喜,因为这方面并不缺提供尽职调查服务的律所。基于从事城市更新的律所或者专业团队实际上可以从法律服务市场上去了解到,当然,并非专业的律所或者专业的城市更新团队就会给客户带来不一样的法律服务体验,也有不少客户埋怨所谓的名所或者专业团队,在聘任后并不能达到其聘任的目的或者因为牌子大或者知名度高反而动辄怠慢了客户。因此,先区分何种类型的城市更新项目以及从客户的角度去考虑我们的尽职调查服务,更可能获得客户的认可,借助最火热的深圳城市更新市场以及走在国内前沿的城市更新模范的地位,本文以深圳的城市更新尽职调查为例子来说明此问题。

就深圳而言,城市更新的种类分三种,区分的要求较为明显,只有了解不同的种类才能知悉如何取得相应的城市更新项目和摸底的要求:

1.

原创—商人思维下的城市更新尽职调查_陈桂平合伙人律师

城市更新的种类及范围

原创—商人思维下的城市更新尽职调查_陈桂平合伙人律师


2.城市城市更新项目取得的方式

城市更新项目在深圳的取得个人认为可以分一般取得模式以及投资取得方式,具体如下:

原创—商人思维下的城市更新尽职调查_陈桂平合伙人律师


3.不同模式下的摸底要求

之所以区分上述模式,主要是投资的角度不同,尽调以及摸底的考虑就不同,对于承办律师来说,首当其冲的就是考虑客户是何种模式开展城市更新项目的,而以上模式中一般模式下取得的城市更新项目比较“干净利索”,而特殊模式下取得的城市更新项目基于要么是合作要么是受让,意味着背后项目原有的持有方可能隐藏了部分信息甚至是对项目是否投资准入的重要信息,因此,就摸底而言,特殊模式下取得的尤其需要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1)如果是合作模式,且项目主体的单一的产权人,那么是否持有的权属是确定的无争议的?产权人要求的合作是物业交付时的项目权益分成还是还是由投资方单独持有,产权人仅是享受其他收益?如果是项目权益分成,怎么分?如何分?切忌以所谓的项目总体物业权益的3:7或者4:6等等来表述分割的比例,这样会给后期可能发生纠纷埋下隐患。比如,所谓项目总体物业的3:7比例分割,那问题是谁来分割?另外,项目建成后的物业具体的方位、功能亦有所不同,如购房者或者置业者都清楚,南北通透、阳光良好且房间格局符合自己置业要求的,显然价格会较高,如果合作方在物业建成后就挑肥拣瘦的来要求拿到其原先合同约定的比例,显然合作另一方不会同意,进而可能引发原有的合作方之间发生纠纷。前述的摸底实际上是对合作方意愿的摸底,而这种意愿落实到文字上进来细化,少点相信合作方届时都会公平合理的去分割项目物业的权益。

2)如果是受让模式,那么要了解项目的进度、项目的拆迁难度、项目的受让成本(比如拆迁补偿方案中约定的具体拆迁补偿方式、是否有产权纠纷、货币补偿成本、物业置换成本)等等。

3)投资方如果是合作或者受让模式取得的,需要了解梳理项目区域内的产权状况和业态分布情况,因为前述关乎投资方未来的收益,或者项目未来的发展规划。承办律师仅有以客户的角度去思考上述以及前述问题,才可能将配合客户参与前期的谈判以及拟定合同文本,同时也为后期的尽调工作开展做好总体的思路,而不是模板化的工作流程以及套路。

二、区分尽调的法律以及区域政策依据

深圳的城市更新项目适用的法律包括国家层面的,也包括特区法规或者规章,同时基于深圳城市更新项目各区各具特色,每个区的规定均有所不同,由此增加了承办律师工作的难度。据此,从承办律师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大致梳理一下城市更新项目承办过程中可能需要注意的规定,至于给项目方出具的尽职调查清单,则可以通行的项目版本作为前提而结合具体项目的情况进行调整,切勿每个项目都套用通行的版本,因为弊端在于有些尽职调查清单的内容并不符合项目的具体情况,更让客户觉得有点马虎应付而没有深入的去了解或者知悉项目的情况,这是承办律师丢客户最致命的原因之一。

回归主题,深圳城市更新的项目就深圳本土而言,涉及特区的法规或者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包括但不限于综合类、计划立项、专项规划、实施程序、实施主体、产权注销、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旧屋村认定、用地审批以及历史用地处理、非农建设用地调整、工业区改造的系列文件、补偿标准或者房改等,不看具体内容,光看前述列明的文件,承办律师便压力不小,更何况说承办城市更新项目的收费不可能低,如果为了拿到项目的委托而低价营销,显然承办律师后期的心理上不平衡,且由此打击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也最终有害于客户的委托意愿,故此,对于委托的客户而言,需要考量的是承办律师的专业度以及敬业度,更应该看重其对自身进入城市更新项目的初衷以及后期投资收益等诸多方面去考量、筛选最终委托的承办律师,至于哪个律所承办实际上是其次的问题,因为具体处理该事务的并非律所这个机构,而是具体的律师团队。

责任编辑:法律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