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杨振宁:清华园里可耕田?_谢志浩(2)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谢志浩的自留地 发布时间:2017-06-17
摘要:杨振宁想到中国养老,那是他的自由。这位菩萨在人生的关键节点,总是能够进行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这没有什么值得指摘的,因为,人是理性的。持有中华民国证件的杨振宁,因为旅游签证不方便,放弃中华民国的证件,

杨振宁想到中国养老,那是他的自由。这位菩萨在人生的关键节点,总是能够进行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这没有什么值得指摘的,因为,人是理性的。持有中华民国证件的杨振宁,因为旅游签证不方便,放弃中华民国的证件,改入美国国籍。当时杨振宁放弃中国民国证件,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证件,又不现实。因此,杨振宁改换国籍,情有可原。现在,由美国国籍,换成中国国籍,也不是不可以呀!落叶归根嘛!有些人非要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是为了巨额遗产税,这就没有意思了。杨先生又不是开着公司,经营买卖,杨先生是一位科学家,在美国能有多少钱呢?最讨厌的是,美国的科学家不受“尊重”,不能享受副部级生活待遇。

杨振宁来到中国以后,给本科生上课,说自己已经退出学术前沿,这倒是很实在的。但其他方面就有意思了,杨振宁先生在八十岁以后,莫非已经达到了海阔天空我自飞的“天地境界”?

杨振宁的所有言论,志浩经过认真“学习”,发现非常符合中国逻辑:“中国获得诺贝尔很容易啊”!“中国教育很成功啊”!“中国没有必要弄诺贝尔啊”!“清华超过哈佛啊”

杨振宁1942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1938年入学注册的确是化学系,这一点,杨先生不会忘记吧!杨振宁在学习化学时,志向坚定,岂不是二十世纪少了一位物理学大家!杨振宁有一位1941年毕业的学长冯宝麟,改名冯契后成长为一位哲学家,冯契先生的公子冯象,学成之后回到父亲的旧地清华园担任法学院教授,机缘巧合,冯象和杨振宁成为清华大学的同事。冯象曾经就“杨振宁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人的道德境界与年龄没有任何关系

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为华人争得了巨大的光荣。李政道先生事业取得成功的同时,没有忘怀故国,同样有故国乔木之思,隐居北大,为大陆物理学的发展培养了很多人才,做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杨振宁先生也没有忘记故国,但是“杨菩萨”到底没有忘记故国的什么呢?杨振宁说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做题能力强。这真是有趣。这位美国人整天说美国学生的能力差得不得了,美国人不会当回事,但是,中国主事者却仿佛听到了福音。

弄到后来,愈发不明白:清华大学立志成为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呢,还是立志成为一流的“做题型”大学呢?如果比较“做题”,比较应付“考试”,不要说清华大学,随便拎出一所普通院校,恐怕早就超过了芝加哥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杨振宁认为美国学生目标不明确,“他们在大一时候对未来的设想很模糊”。为什么美国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呢?美国学生是没有确定正确的人生观,还是有人生乐趣,可以自由选择?既然转学转系很是方便,何不率性而为!美国学生可不愿意在还没有足够多的尝试之前,就按图索骥一条道走到黑。

中国大学生目标明确的很——考四六级、考证书、考研究生、考公务员,把优游涵咏的大学人生变的非常功利化。中国学生的目标为何如此明确?难道忘记了,我们的教育方针不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吗!1978年以前那叫螺丝钉,螺丝钉至少有一个好处——一个萝卜一个坑。教育战线抵抗不住潮流,悄然实行教育产业化,合校扩招,国家需要不了这么多螺丝钉了。2017年大学毕业生795万,即使想当螺丝钉也当不成了。

杨振宁想干善事,不必回到清华园,那么高的声望登高一呼,帮着有关部门兴利除弊。杨先生想到中国,来去自由。惦记着往日时光,那也无妨在清华园附近购置一套住房,追寻一点老北平的踪迹,穿越时光隧道,与小时候的玩伴——邓稼先在清华园研究每一棵小草,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但是中国主事者一度患有重度“诺贝尔焦虑综合征”,似乎很渴望这位华人世界的菩萨,为自己增加一点自信。杨菩萨果然不负众望,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故国乔木的幽情,澎涌而出,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遥想当年,清华大学梅贻琦老校长邀请欧美学术名流来清华进行学术讲座,不能说都是青年才俊,但也是学术研究的正当年。梅老先生哪里想得到,会有那么一天,算学系杨武之先生的公子——杨振宁,被清华大学主事者邀请来到清华园,用以证明清华教育之成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清华园里可耕田?                  

责任编辑:谢志浩的自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