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上诉人马明生、马海英与被上诉人马巧只、马明凤、马明娥、马敏秀、马冬秀法定继承纠纷一案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5
摘要: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3)安中民三终字第135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马海英,女,汉族。 上诉人(原审被告)马明生,汉族。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马巧只,女,汉族。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马明凤,女,汉族。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马明娥,
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3)安中民三终字第135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马海英,女,汉族。

上诉人(原审被告)马明生,汉族。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马巧只,女,汉族。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马明凤,女,汉族。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马明娥,女,汉族。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马敏秀,女,汉族。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马冬秀,女,汉族。

上诉人马明生、马海英因与被上诉人马巧只、马明凤、马明娥、马敏秀、马冬秀法定继承纠纷一案,原审原告马巧只、马明凤、马明娥、马敏秀、马冬秀、马海英于2012年11月1日向河南省安阳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马明生返还马巧只等六人应继承的房屋六间半和树木三棵。原审法院于2012年12月25日作出(2012)安民水初字第660号民事判决,马明生、马海英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查明:刘景云生育有马巧只、马明凤、马明娥、马敏秀、马冬秀、马海英及马明生共七个子女。刘景云于2009年9月24日去世,其遗产现在蒋村镇西蒋村马明生前院有东屋平房三间(长7.8米,宽4.3米),西屋平房三间(长8.6米,宽4.49米),东屋门前有树一棵。2012年安阳县蒋村镇司法所对该遗产纠纷进行多次调解,刘景云曾与马明生因赡养等纠纷向原审法院起诉,马明生也依法院判决履行了赡养义务。

原审法院认为:马巧只、马明凤、马明娥、马敏秀、马冬秀、马海英、马明生作为继承人,依法均享有继承遗产的权利。马明生虽与母亲刘景云因赡养纠纷等进行过诉讼,但马明生也依判决履行了赡养义务,故马明生依法享有继承权。在七子女均没有丧失继承权的情况下,马巧只等六人请求继承遗产,予以支持,但应以现存的遗产为准,由七子女均分。马巧只等六人主张要求马明生返还刘景云的遗产,因马明生现占有该遗产,且由七子女按份均分该遗产多有不便,故该遗产归马明生所有,马明生折价对马巧只等六人予以补偿。房屋价格由于双方均不申请评估,故对房屋价值由原审法院酌定。马巧只等六人提供照片三张,只能证明南屋曾经存在,不能证明现在还存在,故对此证据不予采信。物上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故马明生辩称马巧只等六人请求已超诉讼时效,不予采信。马明生所举证明和分家契约,不符合证据的合法性和关联性原则,故不予采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涉案遗产东屋平房三间,西屋平房三间,东屋门前树一棵归被告马明生所有,被告马明生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给付原告马巧只、马明凤、马明娥、马敏秀、马冬秀、马海英房屋和树木折款每人人民币2000元。二、驳回原被告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302元,由马明生负担。

马海英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马明生作为父母唯一的儿子,不尽赡养义务,却强占了遗产,姊妹中唯有我无房居住,生活困难,请求改判母亲的遗产归我所有。

马明生针对马海英的上诉答辩称:我的答辩意见和上诉意见一致,要求遗产都归我。

马明生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1、我对母亲刘景云尽到了赡养义务,其他六子女未赡养刘景云,其他六子女无权分得遗产;2、我支付了17200元丧葬费,原审在分配遗产时未扣除;3、原审认定遗产数额为14000元不当;4、原审关于诉讼费的数额计算错误,也不应由我一人承担。基于以上理由,请求依法改判驳回马巧只等六人的诉讼请求或依法改判。

马海英针对马明生的上诉答辩称:我母亲刘景云生病住院时马明生没有拿钱,马明生没有尽到赡养义务,马明生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

马冬秀、马明娥针对马海英、马明生的上诉答辩称,马海英现在无住房,同意马海英的意见。

马巧只、马明凤、马敏秀三人未到庭答辩。

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认定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九条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马明生、马海英、马巧只、马明凤、马明娥、马敏秀、马冬秀等七人作为刘景云的子女,均没有丧失继承权的法定情形,依法均享有继承其遗产的权利。从道义上讲,安葬母亲是子女的一项义务,马明生上诉称其支付了17200元丧葬费,马海英等人不认可,马明生提供的证明不符合证据的要求,不能证明丧葬费的实际数额,原审中双方对房屋价格均不申请评估,结合房屋现状,原审法院酌定房屋价值并无不当,马明生上诉称马巧只等六人无权分得遗产、原审分配遗产时未扣除其支付的丧葬费、原审认定遗产数额不当的理由无事实和法律依据,其上诉请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但马明生现占有该房屋,该房屋与马明生现在的住处是前后院,且双方曾因赡养等纠纷存在矛盾,七子女按份均分房屋多有不便,原审法院认定房屋归马明生所有,由马明生折价对马巧只等六人予以补偿的处理亦无不当,马海英也未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缺乏劳动能力,故马海英上诉称姊妹中唯有其无房居住、生活困难,请求改判母亲的房屋归其所有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综上,马明生、马海英的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均不予支持,原审认定事实及处理并无不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件受理费302元,由上诉人马明生负担151元,马海英负担151元。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师茂庆

                                                 审 判 员      智咏梅

                                                 审 判 员      李俊良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四日

                                             

                                                 代书记员        王 靖    

安法网9743号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