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濮阳中心支公司诉李巧云、朱丙辰、刘承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5
摘要: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3)濮中法民开终字第325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濮阳中心支公司。 负责人刘冰,该公司经理。 委托代理人顿莉梅,公司员工。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巧云,女,1965年8月15日出生, 委
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3)濮中法民开终字第325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濮阳中心支公司。

负责人刘冰,该公司经理。

委托代理人顿莉梅,公司员工。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巧云,女,1965年8月15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樊娟,女,1989年1月12日出生,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朱丙辰,男,1976年3月2日出生,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刘承杰,男,1954年11月14日出生,

上诉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濮阳中心支公司因与被上诉人李巧云、朱丙辰、刘承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不服华龙区人民法院(2013)华法民初字第2068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濮阳中心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顿莉梅,被上诉人李巧云的委托代理人樊娟,被上诉人朱丙辰到庭参加诉讼,被上诉人刘承杰经传票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审理查明:2013年1月5日18时30分许,在濮阳市京开路红十字医院路口北侧,朱丙辰驾驶从刘承杰处借来的、刘承杰所有的豫JZ6633号小型普通客车,沿京开路由南向北行驶至红十字医院路口北侧时,右转弯出道路时,与李巧云驾驶的电动三轮车沿京开路由南向北行驶至该处时相撞,造成李巧云受伤的交通事故。当日,李巧云被送入濮阳市红十字医院住院治疗损伤,于同年1月25日出院,住院19天,花费医疗费共计12635.09元。2013年1月17日,濮阳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第八大队对本次事故作出濮公交认字【2013】第2011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l、当事人朱丙辰的驾驶行为违反了《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22条第l款之规定,负事故的主要责任;2、当事人李巧云的驾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l 9条第l款之规定,负事故的次要责任。2013年4月26日,濮阳正大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对李巧云在本次事故中的伤残程度进行了司法鉴定,鉴定结论为:李巧云的损伤构成10级伤残。李巧云支付鉴定费700元。朱丙辰向李巧云已支付赔偿款8800元。李巧云租住在濮阳市华龙区前合村4组张世山家,以烤红薯、卖水果为业。事故车辆豫JZ6633号小型普通客车在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濮阳中心支公司投保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本次事故发生在保险承保期内。

原审法院认为:本案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濮阳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第八大队认定,李巧云与朱丙辰在本次事故中的驾驶行为不同程度地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分别负事故的次要责任和主要责任。经审查,濮阳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第八大队对本次事故所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事故发生的事实及对事故责任的划分,并无不当,原审法院予以采信。在本次事故中,因李巧云与朱丙辰均系机动车驾驶方,故该二人在本次事故中各自应负担的事故责任比例分别为30%和70%。保险公司作为事故车辆豫JZ6633号小型普通客车交强险的承保人,首先应在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内,对其所承保的事故车辆在本次事故中给李巧云造成的各项损失,直接向李巧云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交强险赔偿不足部分,由朱丙辰按照其在本次事故中应承担的责任份额向李巧云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本次事故给李巧云造成的损失有:1、医疗费共计l2635.09元;2、误工费参照7717.99元;3、护理费1321.09元;4、交通费380元;5、住院伙食补助费570元;6、营养费380元;7、残疾赔偿金参照2012年度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42.62元/年的标准,按20年的l 0%,计算为40885.24元;8、精神损害抚慰金酌定为4000元; 9、原告请求的鉴定费700元。本次事故给李巧云造成的各项损失共计68589.41元。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内应赔偿李巧云各项损失共计68589.41元。朱丙辰向已支付的赔偿款8800元,由保险公司从李巧云的赔偿款中代朱丙辰扣除。代扣8800元后,保险公司仍应支付赔偿款共计59789.41元。被代扣的赔偿款8800元,由保险公司向朱丙辰返还。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判决:“ 一、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濮阳中心支公司于判决生效后l0日内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赔偿限额范围内赔偿原告李巧云各项损失共计59789.41元;二、驳回原告李巧云的其他诉讼请求。本案受理费1537元,由原告李巧云负担237元,被告朱丙辰负担650元,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濮阳中心支公司负担650元。”

上诉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濮阳中心支公司上诉称:原审判决上诉人未按交强险分项限额承担责任,是适用法律错误,被上诉人李巧云在城镇居住及务工证据不足,且其为流动摊贩,是否正常营业无法确认,无证据支持,原审认定上诉人承担700元鉴定费及诉讼费不合理。请求二审法院查明事实,依法改判或发回重审。

被上诉人李巧云答辩称:原审判决适用法律正确,认定李巧云在城市居住、务工证据充分,按照保险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上诉人应当承担鉴定费,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被上诉人朱丙辰答辩称,请求二审法院维持原判,驳回上诉。

本院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一致,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二十一条均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被上诉人刘承杰在上诉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濮阳中心支公司投保的交强险责任限额为122000元,本次事故给被上诉人李巧云造成的医疗费等损失为68589.41元,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故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濮阳中心支公司赔偿数额不应超过医疗费分项限额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李巧云在原审中提交的租房合同,租住社区警务室的证明等证据足以证明,李巧云在城市居住,务工,原审判决按照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认定李巧云的残疾赔偿金并无不当。李巧云从事流动摊贩,没有固定收入,原判按照上一年度河南省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年平均收入25379元的标准,计算李巧云误工费至伤残评定前一天,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伤残鉴定费是李巧云为查明保险事故中受到伤害的程度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濮阳中心支公司作为保险人依法应予承担。案件受理费并非是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濮阳中心支公司在保险合同赔付范围内对李巧云支付的赔偿金,而是因其怠于履行保险赔付义务,依法应当负担的诉讼费。综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濮阳中心支公司的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对其提出的予以改判或发回重审的上诉请求不予支持。原审判决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550元,由上诉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濮阳中心支公司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魏献忠

                                             审  判  员    张慧勇

                                             审  判  员    李凤伟

                                             

                                             二○一三年十二月三日

                                             

                                             书  记  员    赵亚贺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