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上诉人赵丽与被上诉人段平安因返还原物纠纷一案二审民事裁定书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5
摘要:河南省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裁定书 (2013)驻立一民终字第6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赵丽,女,1973年5月17日出生,汉族,市民。 委托代理人姜成勇,河南广义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段平安,男,1939年1月1日出生,汉族。 委托代理人韩宇驰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裁定书
(2013)驻立一民终字第6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赵丽,女,1973年5月17日出生,汉族,市民。

委托代理人姜成勇,河南广义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段平安,男,1939年1月1日出生,汉族。

委托代理人韩宇驰,河南尚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赵丽与被上诉人段平安因返还原物纠纷一案,赵丽不服泌阳县人民法院(2012)泌民初字第1237号民事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查明,被告段平安1976年木材公司上班,1990年前后经公司安排住到现在居住的房屋内,2001年4月15日刘其高经赵丽出具收条一张,内容为“收到赵丽地皮款一万四千元整,位置在老木材公司院内路南大门路南三间”,1996年12月30日泌土转字(96)第193号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审批表显示“转让方:县木材公司,受让方:刘其高,转让面积119平方米、西边长9.3米”,原告提交的房产证显示“南屋三间,建筑面积64平方米,东木材公司、南木材公司院墙、西木材公司、北小路”。

原审法院认为,被告是木材公司员工,单位分给被告住房,被告并一直居住该房屋的行为属于历史遗留的落实政策性质的房地产纠纷,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围,且从原告提交的房权证看,无法确定被告段平安所居住的一间房屋即是房权证所记载的其中一间。故原审法院裁定:驳回原告赵丽的起诉。

赵丽不服原审裁定提起上诉称,本案争议房屋是1996年泌阳县木材公司按照国家政策对单位所有房屋进行房改时,出售给刘其高的。当时刘其高购买了三间瓦房和119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2001年其从刘其高处购买此三间瓦房,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故争议房屋的性质不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房地产案件受理问题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段平安现居住的一间房屋与其购买的其它无争议的两间房屋相连,且有房产证和刘其高出具的证明,上述证据证明段平安居住的房屋系其所有,原审驳回起诉错误,请求支持其上诉请求。

段平安答辩称,其所在的木材公司于1990年分配本案争议的房屋,其居住至今。故争议的房屋不是刘其高购买,赵丽购买的房屋间数不清,面积不清。本案系单位内部分房、占房引起的纠纷,是历史遗留问题,原审裁定合法,请求维持原裁定。

本院经审查认为,赵丽于2001年4月与刘其高签订房宅转让协议,赵丽支付了购房款,刘其高将房屋的土地使用权证交付赵丽,赵丽于2001年4月办理了购买房屋的所有权证,可以认定其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现其向段平安主张权利,所诉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其提出的返还房屋纠纷的诉请属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原审以本案纠纷属于历史遗留的落实政策性持的房地产纠纷为由驳回赵丽的起诉,属适用法律错误。赵丽的上诉理由成立,原审法院裁定驳回上诉人的起诉不当,应予纠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裁定如下:

-、撤销泌阳县人民法院(2012)泌民初字第1237号民事裁定;

二、本案由泌阳县人民法院进行审理。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审  判  长  孙 卫 国

                                             审  判  员  张   冰

                                             审 判 员 董 卓 亚

                                             

                                             二○一三年三月十五日

                                             

                                             书 记 员 许 卫 卫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