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任有理抢劫一案一审刑事判决书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8
摘要:河南省尉氏县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14)尉刑初字第151号 公诉机关尉氏县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任有理,男,因犯强奸罪于1991年1月28日被荥阳县人民法院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因犯抢劫罪、脱逃罪于1996年11月20日被陕西省白水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20
河南省尉氏县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14)尉刑初字第151号

公诉机关尉氏县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任有理,男,因犯强奸罪于1991年1月28日被荥阳县人民法院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因犯抢劫罪、脱逃罪于1996年11月20日被陕西省白水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2011年11月19日刑满释放。因涉嫌抢劫于2014年3月25日被尉氏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4月2日被尉氏县公安局逮捕,现押尉氏县看守所。

尉氏县人民检察院以尉检诉刑诉(2014)188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任有理犯抢劫罪,于2014年6月16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并组成人民观审团参加庭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尉氏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康建立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任有理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经审理查明,2014年3月6日16时许,被告人任有理在尉氏县文化路东段人大对面租用被害人刘某驾驶的豫BT91XX绿色桑塔纳轿车,谎称到大马乡节沟村,当刘某开车行至大马乡西王村西边、节沟自然村北边岗地南北土路上时,被告人任有理持刀将刘某的200余元现金、一条黄金项链和一部苹果4手机抢走,致使被害人刘某受伤,经尉氏县价格认证中心鉴定,被抢的黄金项链价值2463元,一部苹果手机价值1743元,被害人刘某的伤情系轻微伤,案发后,所抢的项链和手机被公安机关查获并退还给被害人刘某。

上述事实有下列经庭审举证、质证的证据佐证:1.物证—红色塑料刀鞘一个,证明被告人任有理作案时使用作案工具情况;2.书证:户籍证明证明被告人的身份年龄;(1991)法刑字第10号刑事判决书、(1996)白刑初字第080号刑事判决书、释放证明书证明被告人的前科及释放情况;尉氏县公安局扣押物品清单及发还清单证明从被告人任有理处扣押被害人刘某手机、黄金项链及发还的情况;3.证人证言:证人李某甲、李某乙的证言证明被害人刘某被他人抢劫的情况;证人任某某的证言证明其从被告人任有理处借用苹果4手机的情况;4.被害人刘某的陈述证明被告人任有理持刀实施抢劫及致伤被害人刘某的事实;5.被告人任有理的供述证明其暴力抢劫出租车女司机的犯罪事实;6.鉴定意见: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证明被被害人刘某的损伤程度为轻微伤。河南省尉氏县公安局物证检验报告证明从出租车内副驾驶座下提取的红色塑料刀鞘上的擦试物上的DNA来源为被告人任有理的可能性大于99.999%;尉氏县价格认证中心关于苹果4手机等物品的价格鉴定结论是证明被告人任有理抢劫被害人刘某的手机苹果4手机价值1743元,黄金项链价值2463元;7.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记录、现场方位示意图、平面示意图及照片证明现场勘验检查情况;8、被告人任有理辨认笔录证明被告人任有理辨认在实施抢劫时所用的刀的刀鞘情况等证据予以证实,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被告人任有理以暴力手段,持械抢劫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予以支持。被告人任有理在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系累犯,应从重处罚;当庭自愿认罪,且被动退赃,可从轻处罚。作案工具刀柄一把,依法予以没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任有理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4年3月25日起至2020年3月24日止;罚金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缴纳。)

二、作案工具刀柄一只,予以没收。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直接向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审  判  长  李  鑫

                                             审  判  员  孙军玲

                                             代理审判员  石  佳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七日

                                             

                                             书  记  员  杨  蕾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