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网站合作

旗下栏目: 网站合作 聚焦特稿 原创独家

郑州地铁站点命名争议多 咋命名尚需看民心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朱宝君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1-14
摘要:核心提示: 郑州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在建设过程中,多次因站名命名引发争议。随着各地地铁建设的增多,不少地方地铁站命名也面临着“选择困难症”,如何科学合理地命名,需决策者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审慎取舍。 郑州地铁1号线站点 中国搜索郑州9月22日讯 近

核心提示:郑州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在建设过程中,多次因站名命名引发争议。随着各地地铁建设的增多,不少地方地铁站命名也面临着“选择困难症”,如何科学合理地命名,需决策者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审慎取舍。

郑州地铁站点命名争议多 咋命名尚需看民心

郑州地铁1号线站点

中国搜索郑州9月22日讯 近日,郑州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因“丁楼站”和“工业大学站”命名问题引发争议。河南工业大学主张站点以该校校名命名,地名办则认为要凸显乡土气息。对于众口难调的地铁站点命名,网民也纷纷“出招”。

郑州地铁站点命名的各种恩怨

9月15日,郑州地名办公布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车站拟命名方案,其中位于长椿路与莲花街交叉口的地铁站,两个备选站名分别是“丁楼站”和“工业大学站”。

据媒体报道,公示发出后,上千名河南工业大学师生组织签名活动表达观点认为,数万师生是乘坐地铁的“主力军”,应以高校名称作为交通站点。对于将“丁楼站”作为命名首选,不少河南工业大学师生表示反对。该校官方微博转发:“工大三万多师生表示:我想去工大,不想去丁楼。”一场投票活动显示,截至9月21日下午6点,已有接近4030人参与投票,其中77%选择了“河南工业大学站”。

1号线二期工程存争议,一期工程也未曾避免。据中国搜索了解,位于郑州火车站西广场的站点曾拟命名为“火车站站”,但后来很多市民提意见,觉得这个名称拗口,后来正式命名时改名为“郑州火车站”。然而,地铁1号线开通后,人们发现,因为该站点没有标明与“西广场”有关,许多需要去火车站东广场乘火车的人在该站点下了车,走了不少冤枉路。

如今,郑州地铁2号线即将修通,其站点命名也因社会争议被多次公示。16个站名中,7个都是村庄名,分别为:刘庄站、柳林站、沙门站、关虎屯站、南五里堡站、花寨站、站马屯站。市民纷纷吐槽,很多都市村庄都拆迁了,还用村庄名“指向不明”、“太土”。

各地地铁站命名争议层出不穷

其实,不仅在郑州,地铁站因命名引发的争议,在很多地方都在上演。

中国搜索梳理发现,2013年,北京市规划委欲将13号线曾经预留的一个站点,暂命名为“清华东站”。公示一出,引起北京林业大学师生的不满。该校师生认为,地铁站点位于该校南门马路对面仅数十米,距离清华大学东门最近路程1.2公里,站名应取为“北京林业大学站”,更符合地标的指向性。而清华大学则反对。“15号线和13号线是换乘的。13号线就挨着清华的紫荆学生公寓,超过2万名师生将因此获益。站名就应该是清华东站。”清华大学学生表示。

2012年,深圳地铁和沈阳地铁同样因站名引发争议。深圳市地铁深大站的命名距离深圳大学有两个公交车站路程,却被命名深大站。而沈阳地铁和郑州地铁1号线火车站站点最初的命名争议类似,出现了“沈阳站站”与“沈阳北站站”这样拗口的站名,备受质疑。

不仅如此,武汉地铁在建成时,地铁站命名权出售给了鸭脖子品牌“周黑鸭”,以至于出现了“周黑鸭-江汉路站”这样不伦不类的名字。有网友调侃报站词为:“各位乘客您好,周黑鸭-江汉路到了,请您拿好手中的鸭脖子,依次从左边车门下车。”

网民眼中的地铁站命名理由

随着各地地铁修建的增多,其站点面临的“选择困难症”也越来越多,到底该咋命名,中国搜索在郑州本地的一些论坛和贴吧内也看到一些热烈讨论。

以郑州地铁2号线为例,最初的方案有两套,其中一套是以站点所在地主地名或行政、公共单位主要建筑物命名;另一套方案是以地铁2号线途经主要道路命名。有网友吐槽,方案一定位准确但难以盖全,附近地标众多。方案二方便查找但指向性差。

在两套方案合并之后,出现了16个站点有7个站点为村名的现象。“我觉得用这些地名,现在不好,因为有些村庄都拆了,过几年人们都不知道这些村庄在哪个位置,用这些地名就会感觉太土。”来郑州工作近20年的市民孙先生说。

对于“太土”的说法,也有网民反对。“北京地铁的中关村站、刘家窑站、宋家庄站,都已经成为地标名称,也没人觉得土。”网友“家里蹲”认为,2号线的命名非常切合实际地用到了纯本土名称。

网友“带我一起飞”说,不管是以地标命名还是以路名命名,只要能使郑州的优质资源越来越多,使社会大众耳熟能详。有利于郑州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城市发展就好。

“要尊重现状,知名度高用的人多的就用地名,知名度一般、用的人少的就用路名。”“根据郑州的发展情况而定,不求洋不避土,因为土不代表没文化,不崇拜洋,太高大上就不接地气了。”一些网民纷纷表示。

地铁站命名众口难调

据中国搜索了解,尽管各地地铁在正式命名之前都会进行多轮公示和意见征集,但一些地名依然众口难调。

实际上,这次郑州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中的“丁楼站”和“工业大学站”争议也是一项“土”与“不土”之争。郑州市地名办回应称,地铁站命名在反映地理位置、好找好记之外,还应该能传承和弘扬地名文化、乡土文化。“比如‘中关村’,名字上带个村字,但并不妨碍孕育出高大上的IT业。丁楼不止是村名,还代表其所在的周边大片土地,以此命名并无不妥。”

回应指出,目前该地铁站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河南工业大学师生,但毕竟丁楼村得名在前,周边高校建设也占用了丁楼村土地,以一个被拆迁的村庄命名地铁站,也是想以此留住乡愁。

“现在我们也在收集着呢,邮箱里面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市民来的电子邮件,有说这的,有说那的,有些人觉得土气,有些人觉得特别有文化内涵,我们都收集着呢,现在在征求意见,也要再根据群众意见研究嘛。”郑州市地名办工作人员说。(张恒)

责任编辑:朱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