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谭某甲、谭某乙合同诈骗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8
摘要:河南省通许县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14)通刑初字第274号 公诉机关通许县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谭某甲,男,1986年3月13日出生。因涉嫌诈骗于2014年5月28日被通许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014年5月21日被长沙铁路公安处娄底车站派出所抓获并于当日临时羁押于娄底市
河南省通许县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14)通刑初字第274号

公诉机关通许县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谭某甲,男,1986年3月13日出生。因涉嫌诈骗于2014年5月28日被通许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014年5月21日被长沙铁路公安处娄底车站派出所抓获并于当日临时羁押于娄底市看守所,至2014年5月27日被通许县公安局解回),因涉嫌合同诈骗犯罪于2014年7月3日经通许县人民检察院批准,次日被通许县公安局逮捕。现押通许县看守所。

被告人谭某乙,男,1970年9月27日出生。因涉嫌诈骗于2014年5月28日被通许县公安局刑事拘留(于2014年5月26日谭某乙到涟源市公安局蓝田水陆派出所投案,当日被临时羁押于涟源市看守所,次日被通许县公安局解回),因涉嫌合同诈骗犯罪于2014年7月3日经通许县人民检察院批准,次日被通许县公安局逮捕。现押通许县看守所。

辩护人潘自豪,系河南子建律师事务所律师。

通许县人民检察院以通检诉刑诉(2014)219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谭某甲、谭某乙犯合同诈骗罪,于2014年8月14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实行独任审判,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通许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杜建军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谭某甲,被告人谭某乙及其辩护人潘自豪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公诉机关指控:2013年12月19日,康某某(已判刑)与被告人谭某甲、谭某乙预谋,康某某以运货的名义用电话跟李某甲联系,双方达成运送一车胡萝卜口头协议。2013年12月20日,被告人谭某甲、谭某乙与康某某用事先准备好的假车牌(豫N59238)换在粤BQ1835半挂厢式货车(该车登记车主为深圳市万路达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上,并对车上明显标志进行遮挡,后有被告人谭某甲、谭某乙以假身份、假驾驶证信息上的名字李某乙与李某甲签订货物运输合同,约定将货物运到广州江南市场,下欠运费3500元,将李某甲收购的29吨多胡萝卜装在该车上,被告人谭某甲、谭某乙与康某某在上高速前将假车牌照又换成真牌照,将该车胡萝卜拉至湖南省长沙市红星市场卖掉后予以分赃。经鉴定,该车胡萝卜价值为81696元。2014年4月8日深圳市万路达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代被告人对李某甲作出赔偿人民币125000元。

被告人谭某甲对公诉机关的指控不持异议。

被告人谭某乙对公诉机关的指控不持异议,不作辩解。

辩护人认为,被告人谭某乙具有自首行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本案是由同案的康某某首先提出来的,谭某乙在共同犯罪中起作用较小;所骗钱财谭某乙、谭某甲也没有分赃,只是为收取合理的运输费用,相对于康某某来讲主观恶性较小;所骗赃物已全部退还被害人;谭某乙系初犯、偶犯。综上,建议法庭对谭某乙从轻处罚。

上述事实,被告人谭某甲、谭某乙在开庭审理过程中未提出异议,并有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鉴定意见,辨认笔录及其他相关书证在卷予以证明,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被告人谭某甲、谭某乙伙同康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冒用他人名义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合同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应当予以支持。但被告人谭某乙在犯罪后能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自首,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谭某甲认罪态度较好,可以酌情从轻处罚;二被告人系初犯,且赃款已全部退还被害人。综上,对二被告人可以从轻处罚。辩护人的意见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本院予以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项、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谭某甲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二、被告人谭某乙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谭某甲刑期自2014年5月21日起至2015年1月20日止;谭某乙刑期自2014年5月26日起至2014年11月25日止。罚金已缴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三份。

                                             审  判  员    厉从德

                                             

                                             

                                            二〇一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书  记  员    李兰兰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