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安某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9
摘要:平顶山市郏县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14)郏刑初字第159号 公诉机关河南省郏县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安某某,男,1984年7月26日出生于河北省赞皇县。户籍所在地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赞皇镇健康街17号,案发前租住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金二社区。因涉嫌犯编
平顶山市郏县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14)郏刑初字第159号

公诉机关河南省郏县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安某某,男,1984年7月26日出生于河北省赞皇县。户籍所在地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赞皇镇健康街17号,案发前租住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金二社区。因涉嫌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于2014年7月4日被郏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当月17日被执行逮捕。现羁押于郏县看守所。

郏县人民检察院以郏检公诉刑诉[2014]133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安某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于2014年8月28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郏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王鑫锐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安某某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安某某与女友荆某某发生矛盾,多次与其联系均遭到拒绝。2014年7月2日晚9时许,被告人安某某饮酒后再次给荆某某打电话,因荆某某不愿与其联系,安某某便威胁荆某某说在荆某某住所地安放有炸弹,当晚24时会爆炸。随后安某某又发送“爆、爆、爆……”等信息威胁荆某某,说是有八颗炸弹将爆炸,已进入倒计时。荆某某当时住在郏县三立国际学校初中部教师宿舍,收到爆炸威胁信息后便拨打报警电话。后郏县公安局通知郏县三立国际学校连夜组织人员将该校餐厅及公寓人员紧急疏散,并调集交警大队、治安大队、网监大队、派出所等单位民警近200人进行现场排查及人员疏散,并启动防暴恐应急预案,在城区开展旅馆业、网吧等重点部位大排查。通过排查,郏县公安局将安某某网上追逃。次日中午,安某某在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金二社区其租住房内被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市北派出所民警抓获。

上述事实,被告人安某某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并有证人荆某某、韩某某、张某、刘某某、李某学、林某某等人的证言,安某某发送信息照片,郏县公安局出具的调取证据清单及调取的短信信息,户籍证明、到案说明、情况说明等证据证实。上述证据均经当庭宣读、出示、质证,能相互印证,反映了本案的客观事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被告人安某某故意编造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了社会管理秩序,其行为已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公诉机关关于应以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追究被告人安某某刑事责任的意见正确,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人安某某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安某某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4年7月4日起至2015年7月3日止。)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三份。

                                             审  判  长    蔡 文 利

                                             审  判  员    张 存 正

                                             代理审判员    李    远

                                             二○一四年九月二十六日

                                             书  记  员      李培森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