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段某甲诉胡某甲同居关系析产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8
摘要:河南省杞县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3)杞民初字第1340号 原告段某甲,女,1994年4月16日生,汉族。 委托代理人高瑞永,杞县于镇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权限:特别授权。 被告胡某甲,男,1988年8月1日生,汉族。 委托代理人孟蒙、陆艳,杞县高阳法律服
河南省杞县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3)杞民初字第1340号

原告段某甲,女,1994年4月16日生,汉族。

委托代理人高瑞永,杞县于镇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权限:特别授权。

被告胡某甲,男,1988年8月1日生,汉族。

委托代理人孟蒙、陆艳,杞县高阳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权限:特别授权。

原告段某甲诉被告胡某甲同居关系析产纠纷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原、被告于2011年11月16日举行结婚仪式并同居生活,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原告同居前的个人财产有32寸康佳液晶电视机1台、全自动海濮洗衣机1台、雅迪两轮电动车1辆、四组合柜1套、五矮组合柜1套、三组合条几柜1套、123组合沙发1套、茶几1张、木板箱1个、被子12条、床单9条。原、被告同居生活后关系一般。2012年5月原告意外流产住院,被告将原告送到医院后就不管不问,原告出院后,被告亦不让原告进家。现被告已与他人订立婚约,但被告方拒不退还原告个人财产。故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返还原告的个人财产。

被告辩称:1.原、被告于2011年农历10月16日订立婚约,当天被告给原告见面钱16000元、手机一部价值1500元、衣服价值3000元、礼品价值3000元;婚前被告又给原告送大礼现金34000元;2.原告的大姐借被告现金5000元,二姐借现金500元;3.原、被告同居关系的解除是因为原告经常无故找事,经常在其娘家居住,是原告提出与被告无法共同生活的。综上,请求法院依法判决原告足额返还被告彩礼款,共有债权     5500元依法分割。

经审理查明:原、被告经人介绍于2011年农历10月16日订立婚约,当天被告给原告见面钱16000元及部分礼品,同年农历11月26日被告给原告送大礼现金34000元,上述原告共接受被告彩礼款50000元。原、被告于2011年农历12月10日举行结婚仪式并同居生活,当天原告带到被告家压箱钱存款20000元,该款已用于双方共同生活。原、被告同居后未生育子女,双方至今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原告在被告家的同居前的个人财产有32寸康佳液晶电视机1台、全自动海濮洗衣机1台、雅迪两轮电动车1辆、四组合柜1套、五矮组合柜1套、三组合条几柜1套、123组合沙发1套、茶几1张、木板箱1个、被子9条、床单9条。诉讼过程中,被告称有共同债权5500元,未提供证据,原告对此也不予认可。

另查明,原、被告于2012年8月原告怀孕流产后产生矛盾,开始分居生活至今。

以上事实,有原、被告陈述,证人李某某、胡某乙、胡丙、胡某丁、胡某戊证言等证据予以证实。

本院认为:原、被告同居生活至今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原、被告之间关系属同居关系。原告在同居前订立婚约期间收受被告彩礼款50000元(同居后原告带到被告家存款20000元),数额较大,且同居生活时间较短,现同居关系解除后,原告接受被告的彩礼款应适当返还。被告称有共同债权5500元,未提供证据,原告对此也不予认可,本院不予采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原告段某甲返还被告胡某甲彩礼款6000元;

二、原告段某甲在被告胡某甲家的个人财产32寸康佳液晶电视机1台、全自动海濮洗衣机1台、雅迪两轮电动车1辆、四组合柜1套、五矮组合柜1套、三组合条几柜1套、123组合沙发1套、茶几1张、木板箱1个、被子9条、床单9条,归原告段某甲所有;

三、驳回原、被告的其它诉讼请求。

上述一、二项判决于本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执行。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300元,由原告负担150元,被告负担150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王雪阳

                                             审 判 员  陈  明

                                             审 判 员  李忠垒

                                          二○一四年五月二十七日

                                             书 记 员  侯丹丹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