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吕某某诉孙某某离婚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8
摘要: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安中民二终字第1375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孙某某,女,1979年10月21日生,住林州市。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吕某某,男,1977年1月15日生,住林州市。 委托代理人宋保林。 吕某某诉孙某某离婚纠纷一案,吕某某诉
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安中民二终字第1375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孙某某,女,1979年10月21日生,住林州市。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吕某某,男,1977年1月15日生,住林州市。

委托代理人宋保林。

吕某某诉孙某某离婚纠纷一案,吕某某诉讼请求为:1、原、被告离婚;2、婚生子吕昊豫由原告抚养,被告承担抚养费20000元;3、共同分割被告持有的夫妻共同积蓄20000元;4、共同承担夫妻共同债务50000元;5、按全家人口共同分割被告倒回娘家的小麦、花生等物(估价约5000元);6、诉讼费由被告承担。林州市人民法院作出 ( 2013)林合民初字第27号民事判决,孙某某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查明,原、被告经人介绍认识,于2002年元月4日登记结婚,2002年11月10日生一子,名吕昊豫。原、被告婚后翻新建房一座。原告曾于2011年5月份起诉离婚,经调解和好后原告撤诉。原、被告于2012年10月分居至今。原、被告生子现随原告生活,被告同意由原告抚养生子。原、被告婚后翻建住房一座,经依法评估,价值143880元。

原审认为,原、被告依法登记结婚,婚后感情不和,原告2011年5月份起诉离婚,撤诉后,原、被告又于2012年10月份分居,原告再次起诉,坚持要求离婚,经调解和好未果,故本院认为原、被告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依法准予原、被告离婚;原、被告生子现随原告生活,庭审中被告亦同意由原告继续抚养生子,故本院认为生子由原告抚养为宜,由被告承担生子抚养费8000元;原、被告婚后翻建住房一院,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房屋不动产性质,且现由原告实际占有,故本院认为房屋由原告所有,原告给付被告房屋分割款71940元(143880元×50%)为宜,由于被告婚后无住所,原告给付被告经济帮助款10000元。原、被告的其他主张,因双方均无证据证明,对方亦不认可,故本院不予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一、准予原告吕某某与被告孙某某离婚; 二、原、被告婚生子吕昊豫由原告吕某某抚养,被告孙某某给付生子抚养费8000元;三、原告吕某某给付被告孙某某房屋分割款71940元,并给付被告生活帮助款10000元;  

四、驳回原、被告的其他诉讼请求。上述第二、三项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一次性履行完毕。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300元,由原告吕某某负担。

孙某某上诉称:1、双方尚未离婚,被上诉人已经和第三者公开同居,涉嫌构成重婚罪,被上诉人明显有重大过错,原审法院应当查明事实,判决共同财产房屋归上诉人。2、房屋评估费3000元现由上诉人垫付,被上诉人主张房屋50000元,经评估143880元,因此评估费应由被上诉人负担。请求二审依法裁决。

吕某某辩称:1、上诉人称被上诉人有第三者,是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上诉人要求房屋判归其所有是非法要求,该房屋翻建时用的很多材料是旧房上的材料,被上诉人母亲还健在,宅基地的使用权属被上诉人母亲。2、上诉人主张评估费由被上诉人负担是错误的,既然房屋价款判决对半分割,评估费亦应对半负担。请求二审依法裁决。

经审理查明,二审查明事实与原审认定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本案系被上诉人第二次起诉离婚,应认定夫妻感情已破裂,准予双方离婚。上诉人主张被上诉人有第三者,被上诉人否认,上诉人未能提供证据证实,对其主张,本院不予支持。原审对双方共有的房屋进行评估后依法分割并无不当,上诉人要求将房屋判归其所有,理由不足,本院不予支持。房屋价款已对半分割,评估费也应对半分担,被上诉人也同意对半分担,二审应予以变更。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对评估费的判决处理欠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原审案件受理费300元,由吕某某负担;原审评估费3000元双方各负担1500元;二审案件受理费300元由孙某某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徐红伟

                                             审  判  员   丁伯顺

                                             代理审判员   苗  飞

                                             二○一四年 九月九日

                                             书  记  员   蔡苏仃

 

 

安法网11599号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