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柴某某等人非法拘禁罪案一审刑事判决书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8
摘要:安阳市内黄县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14)内少刑初字第51号 公诉机关内黄县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柴某某,男,1987年2月5日出生,汉族,初中毕业,农民。因非法拘禁他人于2014年1月27日被内黄县公安局行政拘留十五日;因涉嫌非法拘禁犯罪于2014年2月7日被内黄县公
安阳市内黄县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14)内少刑初字第51号

公诉机关内黄县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柴某某,男,1987年2月5日出生,汉族,初中毕业,农民。因非法拘禁他人于2014年1月27日被内黄县公安局行政拘留十五日;因涉嫌非法拘禁犯罪于2014年2月7日被内黄县公安局取保候审,2014年3月11日被内黄县人民检察院取保候审,2014年5月16日被本院取保候审。

被告人康某某,男,1985年8月17日出生,,汉族,小学肄业,农民。因非法拘禁他人于2014年1月27日被内黄县公安局行政拘留十五日;因涉嫌非法拘禁犯罪于2014年2月7日被内黄县公安局取保候审,2014年3月11日被内黄县人民检察院取保候审,2014年5月16日被本院取保候审。被告人柴某某,曾用名柴某乙,男,1989年8月6日出生,汉族,初中肄业,农民。因涉嫌非法拘禁犯罪于2014年2月25日被内黄县公安局取保候审,2014年3月11日被内黄县人民检察院取保候审,2014年5月16日被本院取保候审。现住本村。

内黄县人民检察院以安内检公诉刑诉(2014)142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柴某某、康某某、柴某某犯非法拘禁罪于2014年5月16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内黄县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黄斌伟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柴某某、康某某、柴某某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经审理查明:2014年1月23日22时许,因债务纠纷,被告人柴某某、柴某某等人驾车至被害人蔡某某家门口,柴某某打电话将蔡某某约出后,柴某某用手掐被害人蔡某某脖子处,被告人柴某某用手拽蔡某某,将蔡某某强行带走并非法拘禁于柴某某家中。第二天早上,柴某某将蔡某某送至柴某某家中,当天晚上至第二天,柴某某与被告人康某某将蔡某某非法拘禁于内黄县城关镇西环龙港商务酒店508房间。2014年1月26日下午,柴某某与康某某又将蔡某某非法拘禁于该酒店409房间,至当天22时许,被害人家属报案后,蔡某某被公安机关解救。经内黄县公安局法医鉴定,蔡某某颈部皮肤擦伤达不到轻微伤。

上述事实被告人柴某某、康某某、柴某某在庭审过程中亦供认不讳,且有:1.被告人柴某某、康某某、柴某某的供述与辩解;2.被害人蔡某某的陈述;3.证人郭某某等人的证言;4.被告人柴某某、康某某、柴某某户籍证明、前科证明、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没收据、欠条复印件、评估意见书等书证;5.鉴定意见: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被告人柴某某、康某某、柴某某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其行为已分别构成非法拘禁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所举证据确实、充分,本院予以确认。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柴某某相对于被告人康某某作用较小,被告人康某某相对于被告人柴某某作用较小,可根据各被告人的作用大小处以刑罚;三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可酌情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三款、第四十二条、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柴某某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二、被告人康某某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三、被告人柴某某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两份。

                                             审 判 长      张洪星

                                             审 判 员      王平朝

                                             审 判 员      刘  燕

                                             

                                             二○一四年七月十四日

                                             

                                             书 记 员      王书元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