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原告林长青与被告杨漫漫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9
摘要:梁园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商梁民初字第1510号 原告林长青,男,1990年7月1日出生,汉族,初中文化,农民。 委托代理人王占民、张信军,河南扬善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杨漫漫,女,1989年2月2日出生,汉族。 委托代理人王新红,睢阳区司法局古城法律
梁园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商梁民初字第1510号

原告林长青,男,1990年7月1日出生,汉族,初中文化,农民。

委托代理人王占民、张信军,河南扬善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杨漫漫,女,1989年2月2日出生,汉族。

委托代理人王新红,睢阳区司法局古城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林长青与被告杨漫漫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一案,原告于2014年4月22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由审判员孟捷担任审判长,审判员殷刚、人民陪审员秦克峰参加合议。于2014年7月31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林长青及其委托代理人张信军、被告杨漫漫及其委托代理人王新红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完毕。

原告诉称,原、被告经人介绍相识。于2012年按照农村风俗举行了结婚仪式并同居生活。因生活琐事双方常发生争吵。于2013年5月生育女儿林某后,感情仍无好转。请求判令女儿林某归原告抚养。共同财产30000元存款依法分割。

被告辩称,1、原告起诉没有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违背了法律规定。应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2、原告所说30000元根本不存在。3、共同财产依法分割。4、婚前财产归个人所有。

本院归纳本案争议焦点:1、原告起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2、双方女儿应由谁抚养,由谁承担抚养费。3、同居期间是否有3万元共同财产,应该如何分割。4、被告答辩状中涉及财产是否属于共同财产,被告婚前财产是否属实。

原告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有:1、身份证。证明起诉主体适格。被告对此身份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

被告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有:1、医疗费票据。2、买奶粉的证明。以上证明孩子生病后部分医疗费1253元及孩子三个月吃的奶粉钱2520元。原告对以上部分证据有异议,认为有些票据不是正规票据。因被告生活在农村,购货市场不正规,对被告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均不予认可。本院对证明目的予以采信。

依据原、被告双方的有效证据及当庭陈述,本院确认以下案件事实:2009年农历腊月原、被告经人介绍相识。在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于2012年元月举行结婚仪式,并同居生活在一起。2013年6月18日生育一女儿林某。原告提出解除同居关系并依法分割共同财产,引起纠纷。经核实被告的个人财产有:沙发一套,台灯,箱子,柜,门帘,茶桌,盆,五指手沙发,饮水机,八个被子,四个床单,四件套,两个被罩及毛毯。

本院认为,原告林长青与被告杨漫漫在没有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下同居生活并生育一女林某。同居期间因家庭琐事经常吵闹,以至无法共同生活。原告林长青请求判令非婚生女儿林某由其抚养,因林某尚未满二周岁,随被告杨漫漫生活有利其成长,应由被告杨漫漫抚养。原告林长青每月负担抚养费500元至其十八周岁止。原告请求分割共同财产30000元存款,因没有提交证据证明,本院依法不予支持。被告杨漫漫辩称原告在此哺乳期内无权提起诉讼,因本案系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其抗辩理由本院不予采纳。被告请求依法分割共同财产,并没有提交证据证明双方共同财产的证据,本院不予采纳。被告杨漫漫的个人财产应归其所有。被告杨漫漫辩称,原、被告共同生活期间没有与原告父母分家另住,共同生活期间购买有住房、车辆,要求依法分割。其抗辩理由与本案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本案不予审理。被告可另行主张权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九条、《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非婚生女儿林某由被告杨漫漫抚养,原告林长青每月负担抚养费500元,自2014年8月1日起至林某满18周岁止。每半年给付一次。

二、被告杨漫漫的个人财产归被告杨漫漫所有。

三、驳回原告林长青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案件受理费550元,由原告林长青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及副本4份,上诉于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孟  捷

                                             审  判  员  殷  刚

                                             人民陪审员  秦克峰

                                             

                                             

                                             二〇一四年八月九日

                                             

                                             

                                             书  记  员  蒋端正



责任编辑:海舟